2015/01/26

BRT之---台中龍捲風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市長上任第二天就瞄準BRT開火,飆罵花了40億的BRT根本是一場騙局,颳起一陣龍捲旋風!

於是市長決定一個月成立專家體檢小組,三個月完成體檢報告。看來龍哥真的是硬起來了,不讓柯P專美於前,成功博下新聞版面,讓人見識到龍捲風的威力,才一天時間就成功診斷出BRT是一場騙局,於是鄉民一片叫拆聲音四起,看來BRT是非拆不可了!

現在一個月過去,體檢小組成立了,卻叫公民網友攏踹共,屆時會把拆不拆的問題交由民意決定!


蛤?明明親口說BRT是一場騙局卻不去拆除?明明知道這是一場騙局卻沒叫調查局追查弊端?還是龍捲風太強大,龍哥自己也無法控制了?


哀!明明有90萬選票支持卻不敢做主?明明可以剷除毒瘤換成自己推廣的LRT美麗願景到哪去了?明明市長只要簡單做個要不要的決策就好的卻只想用臉書治國?


實 在 看 不 下 去 了 !


想學柯P至少學學他的精神,柯P說市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決定,有了明確的命令,手下才能努力達成目標。

BRT絕對是一種專家系統,不該任憑一般百姓的觀感就決定去留,既然手上擁有絕對的資源,也召集了專家學者,BRT的好壞市長一定比市民更清楚,應該由你做決定,說了算數,失敗了負責,不然這麼多無知百姓選你當市長是選來幹嘛用的?

如果要交由民意決定不如直接在臉書開個市長室,由市民在臉書參政就好了!交由民意決定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做法,因為將來一旦執行成效不佳,可以馬上推給民意來卸責,這是政客的標準手法!

當一名稱職的政客的第一要務就是貶低別人好自抬身價,先把BRT批得一文不值,然後再上演英雄救美的劇情,將來功勞才會記在自己頭上!

所以這幾天看到市民攏踹共的聲音,幾乎一面倒要保留BRT也沒甚麼好大驚小怪的,因為弄假成真真的拆了BRT而台灣大道依舊塞車、或是將來提不出更好的方案,這樣責任就全落在市長頭上了,這是非常不智的舉動,懂得如何當政客的人一定會避開這樣的風險!


至於騙局的真相到底是甚麼?是誰騙了誰?

在我看來,40億是第一場騙局!明明只花了20億蓋的BRT卻被灌水成40億,即使連細設顧問費用算下去也差得遠呢,這不是騙局什麼叫騙局!

行控中心是第二場騙局,騙人的不是尚未完工的臨時行控中心而是機電標廠商!明明有行車通話及錄音系統卻說沒有這種設計,這不是騙局什麼叫騙局!

機電標系統文件16636-24頁節錄如下:

 拆了BRT吧!20億對一座城市的百年建設來說不算甚麼,當作千億MRT的先期研究費也很合理,大家都在等著看龍哥的LRT大展神威呢!

不過我的判斷是BRT根本拆不了,因為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拆了鐵定對現有交通有負面影響,到時候龍哥就騎虎難下了!

奇怪的是一些鄉民老是質疑20億用去哪了?20億只蓋出公車專用道?(藍線二期的西延和北沿段還沒招標喔,全部完工才是花了40億)

開標前我曾聽過想要投標的機電廠商抱怨說工程預算編列太緊,就算標到也難保不賠錢的一番話,最後機電標得標價約底價的95%,算起來顧問公司已經嚴格控制預算了,如果有人覺得20億太貴,請他去看看合約工項再說,所有資訊都曾在網路公開過,項目族繁不及備載,而且都事出有因,在工程學上都是必要的設施。不懂的項目在網路上問一下,一定有人可以解釋原理!

如果說BRT有甚麼弊端的話,一個月過去了,合約應該翻了無數遍(台北市不用幾天就查得清清楚楚),該法辦的人早就抓去羈押了,然而到現在有任何一個人被調查甚至提起公訴嗎?

昨天新聞看到龍哥滿月記者會上自信滿滿的說興利除弊有成!

看,弊案在哪?BRT只是合約還沒走完而已!

看,興利在哪?沒有增加稅收只是提高老人假牙補助和托育費而已,拿大家的錢做公關發紅包誰不會啊!

看完不禁臉紅,這種見笑話我真的沒臉敢說出來!


縱使是爛方法,沒有其他方法,這就是好方法!(柯氏語錄)

收起批判的心,努力向前看才是正途!

目前批BRT較嚴重的是縮減車道造成塞車,我的行車路線從沒遇到過,但可想像會塞車的地方都是某幾個點在特定時段會塞車。例如新光三越前的慢車道、黎明路橋上、東海到高速公路間,這些地方在上下班時段確實比較容易塞車,原因不外瞬間湧入車輛太多,慢車道如果加上公車上下客、路邊違規臨停,就算新光三越前可以容納兩車併行,還是可以塞到連機車都鑽不進去的程度!

解決方法都是常見手法,但要有創新思維:

1. 較窄的慢車道在塞車時段禁止臨停!

這些慢車道雖然畫了紅線,但台灣人的習慣仍是照停不誤,警察來了也只虛晃一招稍微移動一下而已,貪圖自我便利卻會造成塞車的瓶頸。畫上禁止臨停的網格後,只要在這裡停等或是上下客就是違規,警察有錄影就能立即開罰,不用玩永無止境的貓捉老鼠遊戲(沒罰單就沒人怕),這樣才能徹底打通血路避免阻塞。

2. 設置臨停專用駐車灣!

各種車輛(包括公車、客運、通勤巴士、貨車、甚至小轎車)上下客的時候都會造成慢車道阻塞,除了挑路幅寬的地方設置公車站牌外,必須設置夠寬夠長的駐車灣讓這些車輛停靠,非駐車灣區則為禁止臨停區域,如此才能確保車流順暢。

3. 密集路口整併通行

相鄰路口太過緊密的時候必須整併車流,例如工業區一路和澄清醫院前的福康路只有127公尺遠,卻有左轉專用道,只要左轉車輛多了幾台就會塞到直行車道上,結果只剩一車道可以通行。封閉福康分隔島移到福雅路再開放,就能拉長左轉待轉空間。若考慮救護車需求,只需地上劃線區隔,像消防隊那樣留空就好了。

4. 曾加左彎待轉容量

左轉一直是台灣大道不可忽視的問題,只要左彎車一多就會堵住正常車道,既然如此就應該增加左彎容量,並依照流量調整左轉時間。

例如往火車站方向遇到忠明南路時,既然快車道都要由三線併成兩線道,何不直接讓出一線道給左轉,既可增加左轉容量又可提早預縮車流。

又如文心往惠中方向有極大車流需要左轉,加長左轉車道避免阻塞直行車道是很容易做到的,雖然路中央有土地徵收問題,但這是早晚要解決的事情,一塊塊慢慢徵收仍是必要的。另外惠中路採輪放時相雖然比較安全,但效率極低,使用左轉保護時相可以減少惠中路的綠燈時間,正好拿來補貼台灣大道增長的左彎車輛。

5. 新光三越遠東百貨

這個路段因兩大百貨相鄰,遇到購物熱潮就會塞車,通常排隊進百貨公司停車場的車潮會排到台灣大道上停等,造成嚴重堵塞。我覺得可以割百貨公司的廣場當人行道(使用者付費觀念),把多出來的空間當駐車灣或是多一線道,侵犯到非百貨公司的其他地目就用百貨公司的公共空間補償,等於是就地變更土地規劃。

還有既然惠中路那麼寬廣,挪出兩線道來容納兩家公司的停等車輛,避免阻塞到台灣大道上也可以,但要向百貨業者收取使用與管理租金,不然就便宜財團了。

6. 公車退出台灣大道

既然都BRT了,公車就不該再行駛台灣大道,加強BRT終點站的公車接駁比較實際吧!


以上都是淺顯易懂,而且實施起來沒有技術問題的解決方式,我相信可以大幅改善目前被詬病的塞車路段。唯一難的是警察能否嚴格貫徹執法,讓民眾乖乖遵守法律,這樣才有立竿見影的成效!

這時候就要靠有擔當的市長大人了,只要市長肩膀夠硬,支持警察的執法,台灣大道才有改善的希望!

(但我還是覺得希望渺茫,政客們多麼害怕民意啊,即使是錯的事情也不敢硬起來改正!)

剩下最大瓶頸就是黎明陸橋了,過去因緊鄰交流道加上黎明路車流過多,經常交互影響的塞車,建了黎明陸橋立體交叉之後大幅減少這種現象,只是BRT走在橋上就沒有專用道的優勢了,經常堵塞數個周期才脫困,造成嚴重的脫班問題。

我有解決奇想,關於出城方向通常不大會塞死而且有上高速公路的車流交錯,暫時不需特別處理,有問題的都是入城方向:

1. 時相合理化

目前燈號順序是先開BRT專用綠燈→慢車道綠燈→快慢同綠→快車道綠燈。用意是避免BRT與慢車道車流(下高速公路與環中路終點車流)發生衝突!

其實這是多餘的浪費,讓BRT先行而所有車輛空等15秒非常不合理(至少也要有車再觸發),而且只會惡化快車道雍塞情形。常常看到路口淨空完全無車15秒,而BRT卻卡在橋上動彈不得!

解決方法是調整燈號順序:快車道綠燈→快慢車道綠燈→慢車道綠燈,這樣就好了,就醬簡單!

快車道先綠燈可以讓BRT先行而不衝到慢車道匯入車流,其他程序和原來有相同的效果,馬上就能節省寶貴的15秒。

至於出城方向沒那麼嚴重,可以考慮BRT優先10秒再開啟行車綠燈,就如同台灣大道入城匯入中正路一樣!(同樣的還是有車再觸發,才不枉花了20億)

2. 設置BRT專用道

入城方向自上橋前的內外車道分隔柱開始增設BRT專用道,讓快車道只剩一線道可以通行,這樣可以一勞永逸避免BRT塞車。雖然擠壓一般車輛空間,反正這段路夠長車也不多,排長一點幾乎不影響原本通行權益。

3. 智慧化優先控制

智慧運輸(ITS)喊那麼多年了,當然要用聰明的方法來控制!

朝富路口有兩股車流匯入,一是台灣大道入城車流,一是下高速公路及環中路橋下的車流,兩股車流都很大量不可忽視,但少有同時發生情形。為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機動調整兩股車流綠燈分配時間來平衡兩方壅塞程度是必要的。

台灣的適應性控制早已試辦好多年了,偵測兩方車流壅塞程度加以調整時比就好了,對於瀕臨飽和臨界的路口,這麼做比起土木工程容易多了!

不過我還是不看好目前的包商能夠做到或是接受適應性的控制。


以上都是我這個沒學過交通的小市民觀點,為的只是讓BRT更好更順一點,補強BRT原本設計上的不足而已,真正的運作還是要回歸原本的設計。

在我看來,台中BRT藍線的規劃本來就是一個完整可行的系統,如果按照合約規範目標,根本不會有脫班、連車、感應不良、閘門無法啟動等等奇怪的問題才對,這些都是合約規範的目標,而且是包商必須達成的功能,就算臨時行控中心電量不足也早該發現趕快申請用電,不該讓這種芝麻蒜皮最底層的小事變成整個系統的問題吧!(連問題都不算是,直接去電力公司申請有這麼難嗎?)

所以BRT的弊端(或說騙局)其實只是包商尚未履行合約這一件單純的事情而已,仔仔細細把設計功能查驗完成,比起請一堆專家來問診更實際吧!


 懶得PO到市長信箱或是臉書了,他們請那麼多專家學者,理當比我這個沒學過交通的人還厲害才對。

況且我的話雖然中肯但一定要帶刺,因為當我聽到"這是一場騙局"的時候,我也震怒了!

怒的是政客這麼不尊重基層的努力,一句話把多少人努力撙節預算、絞盡腦汁達成目標、百般妥協民意匯集而成的建設,在一夜之間全被推翻了!

置身事外的人永遠不知道箇中艱辛,如果市長沒摸清楚就亂開槍,還有誰能平心靜氣地為未來打拼呢?


這裡說個故事,看看交通局有多省!

臺中市於1999年成立交通局,在此之前,交通號誌統一由警察局管理,成立交通局後引進台北市交通局人員,因此號誌規格改成台北市規格,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號誌控制箱變成灰色大箱體(和台北市相同),只要在台中市看到這種灰色控制箱,一定是1999年之後裝設的。

有趣的是警察局安裝的控制箱是綠色的小箱子,所以只要在舊台中市區看到這種綠色小控制箱,一定使用超過14年。

(台中縣區直到縣市合併後才改用灰色箱子)

你可以想像一個電子產品放在烏煙瘴氣的戶外,忍受風吹日曬雨淋,而且是365天24小時連續不中斷的工作著超過14個年頭,如果是你的PC受得了嗎?如果是工廠的機台受得了嗎?

據說現存數量還不少,上次騎自行車看到民權派出所前面那台控制器,箱門外面有打印出廠日期,沒想到竟然是84年7月20日,將近20年的電子產品,台中市交通局竟然還在用,而且還放在重要道路上,重點是他還運作得好好的!

公務員省錢省到這種地步,你覺得他們會怎樣浪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