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31

120130 Dirt3 極致越野賽車模擬器



近半年來一直埋頭鑽研 V120D02,鮮少練模擬器,更沒空注意陪我更久的越野賽車。
雖然早在半年前就知到 Dirt3 已經上市,卻遲至 2011 年底趁 V120 搞懂搞通少摔少修之際,因緣際會才又勾起過去的回憶,重新坐上駕駛艙,奔馳在原野大地,享受沒有危險沒有壓力的恣意狂飆。



話說手上的老筆電最近總是跑得氣喘吁吁當機連連,趁年終電腦展時買了一台輕薄長效 Acer 4830TG,為了測試獨立顯卡 GT540M 的效能,才想到拿 Dirt3 來試試。
沒想到一試成癮,因為 Dirt3 實在太厲害了,把過去賽車遊戲的老毛病通通排除了,這已不單是遊戲,反而更像模擬器,讓人進入更真實逼真的賽車世界!



賽車要逼真首重操控手感,過去賽車遊戲最大的通病就是手感不真實,大部分的方向盤都有延遲,那是怎麼把車開準呢?
其次是畫面細節要夠,而且更新速度要夠快,不然路都看不清怎麼把車開好呢?
接下來還要有臨場感,聲音和力回饋震動能讓駕駛者感覺車外情景和路面抓地程度,不然傻傻的開當然開不好。



簡單的說,上面提的 Dirt3 都做到了,而且遠超過我的想像!


以往賽車遊戲做不好有很大原因是電腦跑不動,若要呈現細節則畫面更新率會驟降而且方向盤操控會更延遲。
過去 Dirt 一代出來的時候我的電腦根本跑不順,Dirt2 著重於效率改善加上我的電腦等級也提昇了,因此跑得還算順暢,只是解析度和細節還是不能設太高,1280 加上 4 倍反鋸齒已經到達極限了,車多了還是會頓。
這次直接套用 NB 的 1360x768 解析度,使用預設中等品質兩倍反鋸齒竟然超出 50FPS 的更新率。



後來開 8xMSAA 以及全 High 畫質也有超過 30FPS 的理想更新率,最重要的是即使更新率低到 20FPS 也不會影響搖桿操控(雙螢幕輸出時),還是可以順利的開車,真是太神奇了!



除了超高效能的繪圖能力外,最開心的是方向盤不再有延遲了,不再需要使用旁門左道的方法就能直覺的開車,經過這麼多年後,現在終於做對了!



厲害的是不論場景有多遠多大,一群車輛同場較勁,外加一堆揮手吶喊的人群圍觀,天上飛鳥或煙霧飄動,完全不會影響更新率,開起來又順又自然。
賽車遊戲玩這麼多年,很少有這種自在的感覺,不僅是硬體終於追上軟體需求,也要軟體進化到這種層次才表現得出這種自然的手感。



過去經驗告訴我,賽車一定要用車內視角才能用遊戲搖桿開得好,因為可以更即時更準確的修正車輪方向,特別是車身有漂移的時候更需要準確的反胎修正。
然而過去的遊戲若切到車內視角則很難看清楚前方路面,提高解析度又會犧牲順暢度,不知為何,車內視角總是最耗資源的視角。
這次 Dirt3 則完全沒有這種顧慮,或許是 PhysX 加強運算的關係,場景和細節不再是瓶頸,而且還外加了更多以往看不到的細節。



遊戲模式不多介紹,延續過去越野、賽道和 XGame 的精神再擴充,但運用得更加靈活且合理,XGame 全部集中在倫敦郊外的廢棄電廠內,終於沒在越野賽道上擺保麗龍了。



Dirt3 最讓我滿意的是輔助系統的設定,過去大家總喜歡幫賽車分類為 Arcade Game 或是 Sim Racing,要嘛就是注重熱血不重操控細節、要嘛就是擬真模擬讓一般人很難親近。
現在 Drt3 既然有能力擬真了,只要多加點輔助系統由玩家自己決定偏向熱血或是擬真,這樣就不會被族群綁死,還可全部通吃。



以我的程度當然不需 Arcade,但也不想挑戰最高級虐待自己,難度一共 6 級我選第 5 級就好,關閉自動剎車和油門防滑但開啟 ABS 和 TCS 以及路線導引,這樣開一兩次就可拿第一名輕鬆賺獎金了。

最讓我受用的就是路線導引了,即使 Dirt3 已經達到空前的高解析度,但畢竟電腦螢幕還是遠不及真實世界的細緻,有了路線導引就不用瞪大眼睛盯著螢幕上的每一個畫素的變動來抓方位,偶爾失神沒聽到副駕駛報路也沒關係,這樣開起來就輕鬆了!



過去玩賽車遊戲都要緊繃著神經,而且玩賽率也不高。現在卻是輕鬆自在、簡單就能開出漂亮跑線而且失敗率降低很多,原來不是我技術不好,其實是軟硬體都不夠好的關係。



由於遊戲運行效能非常流暢,所以我的影片都是直接在比賽過程就開始錄影,重播時還可用搖桿控制撥放速度,慢動作特寫很方便,不用後製直接調就好了。可惜沒看到 Dirt2 最棒的一項功能,在靜止的時候能夠 360 度環繞車身取景,不然還可更酷炫的欣賞風景和車子!



Dirt3 除了物理性自然之外,畫面也是我看過最自然逼真的遊戲,除了細節豐富之外,最重要的是光影和環境的融合,簡直是渾然天成的結合在一起。
特別是遠景霧化和動態模糊功能,終於達到實境等級,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為過去的遊戲幾乎都做不到!

沒比較還不知道進步這麼多,特別回去看了 Dirt 一代和二代,許多效果顯然是用取巧的方法做出來的。
例如一代用了奇怪的方法霧化,非常不自然。



二代改善許多但前景也還是霧霧的,畫面還是一慣的偏黃。



至於動態模糊也是最近幾年才漸漸成熟,Dirt 前兩代都沒看到,其他遊戲雖然有卻不是很理想。例如 FUEL 放射狀模糊就很怪。



NFS Shift 做出來了但車身和背景差異太大,像是在攝影棚拍的合成照!



總之,Dirt3 用了正確的方法,車身和環境光源自然融合,動態模糊效果看起來就像電視轉播,有景深有速度,每幅截圖看起來都像照片一般真實!



有了動態模糊加上粒子效果,雪花不再只是霧霧的,而會隨著速度和角度拉長,這才是真正的動態模糊啊!



另外現實世界還有一個現象很少在遊戲裡面忠實地重現,那就是高反差!
我們都知道逆光的時候看不清楚暗處,特別是照相的時候更嚴重,過去的遊戲充其量只有低反差效果,現在 Dirt3 做到了,特別是夕陽逆光時最能呈現這個效果,而且車身線條和背景也融合得非常自然。



加上模擬攝影機鏡頭的光暈效果,這個光應該算 Dirt3 的招牌特效了,因此遊戲裡面安排許多黃昏場景,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不只白天的光夠厲害,晚上單調的黑夜也因此完全改觀,在都會競賽時特別穿插明亮的煙火,真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高功率車燈投射的效果更如同親臨現場一樣逼真。



在摩納哥更彷彿在看現場實況轉播!





現在玩遊戲還多了一種享受,光看風景就值回票價了!



當然 Colin Mcrae Rally 系列自第三代開始就一直引以為傲的損壞系統現在更上層樓了,忍不住玩起碰碰車!



撞擊瞬間爆出閃光。



接著零件飛出!



聽說車損可以設定成會影響性能,輪胎還會脫落、車軸也會歪曲。



過年趁大掃除把塵封將近十年的羅技 Momo Racing Force Feedback 方向盤搬出來,配上新的驅動程式後,又一次讓我感動了。
過去會封存方向盤的主因就是不自然不好開,車子停止時沒有阻力、開動時幾乎沒有回正力量,另外是畫面裡的方向盤很難和手上同步,總之就是不好開。
沒想到裝上 Dirt3 之後一切問題都沒了,車子靜止時方向盤有漸進的轉動阻力,用力轉動後彷彿輪子也跟著轉過去,不會傻傻的回中;行駛中隨著抓地力的大小變化,方向盤轉動阻力也跟著變化,簡直就跟開真車一樣,這是過去從沒有過的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能好好用方向盤把車子聽話的開在路線上跑到終點,因為所有細節就是這麼直覺上手。不過用方向盤開車還真累,半個小時手就痠了,雖然角度抓得比較準,但轉動速度就慢了些,還是用搖桿比較輕鬆!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非常逼真,偶爾飄過的落葉、空中的飛鳥、乾燥的粉塵、細雪的飛揚、撞擊雪堆濺起的雪塊、路人的各種姿態、太陽在樹枝間閃動、檔風玻璃濺到水花的效果、車身懸吊的起伏扭曲,這些都是真實世界隨處看得到的細節,然而遊戲裡的所有細節都要靠電腦運算出來,為的只是讓他更逼真更有臨場感而已!



遊戲玩到這麼賞心悅目真是興奮莫名,我從 CMR2 開始真正玩起越野賽車,CMR3 拼世界排名,CMR4 漸漸擬真,CMR2005 變得無趣,Dirt1 開始進化,Dirt2 轉型成功,現在Dirt3 修成正果,等了 10 年的時間終於等到這一天,內心有感慨有激動,就像華科爾從 52# 進化到 V120D02S 一樣艱辛,但是看到圓滿成果則是滿心欣慰。

呵呵,有 Dirt3 陪伴,過年下雨也不無聊,照樣可以恣意狂飆啦!






回覆
  • 1樓
    看完版主的熱血文章
    強烈版主一定要看一下這篇文章
    宅男的極致 敗家的深淵

    家用雙[多螢幕遊戲座艙]再進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1&t=2560241&last=33603433

    請保護好自己的荷包 口合口合
  • jackie7890 於 February 1, 2012 03:27 PM 回應 | 來源:101.14.147.5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檢舉
  • 越看越心驚,越來越多設備 @.@

    驚訝的不是投入金錢的多寡,而是女主人怎麼可能容忍如此的無法無天,把房間搞成這副德性,顯見背後下的苦功有多少!

    還好我只有熱情,還沒激情到這種程度,這種事換成我來做的話,剝掉10層皮也達不到一半的境界!
  • 版主 於 February 2, 2012 02:02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2樓
    我也佩服女主人的雅量 他只送了一塊牌子和一個杯子
    牌子上寫"無法無天" 杯子是"萬壽無疆" ~^_^~
  • jackie7890 於 February 2, 2012 02:42 PM 回應 | 來源:101.12.138.13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總有一天他的設備會升級成這種螢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Y2lREuwjU&feature=related
  • 版主 於 February 3, 2012 02:22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