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_j1RuVJxI5jnLyg3TxqseCPQa3j66Qtp1U_up0a__JezjY5YuQhKoczXRvzK4o63Yeil-2DZ40lpncQN30ZEko8b_TQ3IIODIewmZ6BeHE-U9u4CqAYaLeObs1PK7pbmIFiY9DoatUHqN/s1600/070926-1.jpg)
幾乎所有的人都說 52# 不好操控,真的這麼難嗎?
前幾天心神不寧不小心摔斷尾管,本來有點鬱卒,但修復過程蠻有意思的,不但自製尾管越做越順手,腳架補強後很堅固,連原本以為無刷馬達快掛了會發出淒厲的叫聲都被我弄好了(其實是尾齒輪間隙太大發出來的),修好以後的聲音簡直像渦輪引擎一樣迷人啊!
新的主軸和橫軸好像材質比較好,連摔了5、6次都沒半點彎曲,唯一困擾我的就是起飛瞬間會跳起來,這問題困擾我許久,也試過調整參數避開,無奈還是偶然會發生。
利用沒裝主槳的時候試試看CCPM伺服機運作情形,這才發現某顆伺服會偶然跳一下。心想許多人都有這情形,難道無刷干擾或是伺服快完蛋了?
檢查過程這才發現,原來是插頭接觸不好,造成伺服機偶爾跳動,雖然才小小跳一下,但起飛的時候就可能摔機了,....這又是一個讓我哭笑不得的原因,因為他不知讓我摔了幾次啊!
終於一切整理妥當,試飛的時候真是感動,原來起飛可以這麼順、停懸可以這麼穩,真想去撞牆,虧我前面還貼了許多影片,原來讓我飛行時戰戰兢兢的不安定感竟然是這個小小環節造成的。
上次有人說 52# 需要一直調整手都不能離開,那我就拍個影片來看看有多難、能不能放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5SF1voSKcA
雖然可以放手,但好像還是不大穩,隨時需要調整!我是覺得OK,難道大機在小房間裡面飛就不需要一直微調嗎?
趁熱搬張小沙發以來起降,厚厚,只比機身長一點,那個表面效應範圍很小,降落要很小心!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0-lFXnHILJU_AW24kfoeVjQuC6c0HWKBrkl21JEg-GhxUWeB-fO6f3e7ZBIeO_YONClsHw9W_4tnqLX6bQ_HwapTRWEGPBBYM1R4nGmCjIgIeu4nZHWU5lcgK1ouHf_BaKj_QuX8UG2h3/s1600/070926-2.jpg)
飛起來還好,這台 52# 應該接近最佳狀態了,可以慢慢逼近目標,慢慢降下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Y3G9Sh2NxQ
看了影片,發現水平位置可以很平穩,但高度就沒那麼好控制了,所以側面看起來有點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