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5

090414 大學問輕鬆做 - 自製2.4G天線



RC 玩到這裡,有點鑽牛角尖、走火入魔,但這次玩的不是 RC,而是無線電!

苦悶的一週,一堆瑣事煩人,頭暈腦脹又精神緊繃,當然有部分原因是要找時間實驗及改裝收發器!

首先改善的是發射機的涵蓋角度,原本是 1/4 波長鞭型天線,鞭型天線訊號最弱的地方就是上下兩端的方向,這樣對飛行物體來說一定有死角。

然而 2.4G 的 1/4 波長只有3公分多,想轉個彎變個角度都很困難,因此首先加長天線試試看,結果半波長效果並不好,加上沒有駐波比表,很難做天線組。

在茫茫網海中衝浪許久,曾經有張圖片映入眼簾,雖然只有簡短文字介紹,但他的電波涵蓋角度幾乎是球形,彌補了鞭型天線的最大缺憾。



遺憾的是後來再也找不到那篇文章,只能憑印象做個 1/4 波長的十字交叉,天線長度則是實驗得來的。因為這是微小功率發射機,即使天線不合,晶體也不會燒掉,所以開始亂試亂配。

實做比理論簡單太多了,管他諧振頻率、導體收縮率、匹配感抗.....,天線黏上去,一次剪短 1mm,慢慢試就能找出訊號最好的大概長度!

只是在室內實驗有很大變數,反射物太多太亂,只知道現在效果比原本好很多,室外恐怕功率會因為發射角變大而損失一些。

至於天線為何彎成這樣,主要是避開攝影機遮蔽,而且好像隨便折都可以用。

接下來就是我中意許久的接收天線,2.4G Wifi 界非常有名、非常簡單、極高增益、涵蓋角度很大的半指向型天線,雙正方形天線 Bi-Quad 。



Bi-Quad 顧名思義就是兩組以 1/4 波長繞成的正方形天線,相當於 8 個 1/4 波長天線,加上反射板後,增益達到 8dB,而且涵蓋角像是兩個胖胖的水滴型,對我來說直是完美的天線,小巧到可以戴在帽子上,簡單追蹤就有很高增益。實測起來比原本平板天線強很多,影像清晰無雜訊,接下來只待戶外實測了。

只是這週的運勢真的不好,首先是攝影機雖然可調,但在現場調到會變暗的時後,其實顏色已經嚴重偏移了,另外還有一個旋鈕用來調清晰度,不小心調到顆粒很粗!

接下來是機件問題,伺服機偶爾會失效、尾馬達偶爾會停止,就這樣拍了這一小段影片,看得出來影像收發比起上週又更好了!


壞運接踵而來,當我修好機子在度上場後,雖然仍有失控情形,但我還是勇敢的飛了一陣子,錄了許多影片,只是回家一看,才發現畫面雜訊多到不能看,檢查裝備後才發現,接收天線的 SMA 天線芯竟然滑出來了,近距離看不出差異,5公尺遠就有雜訊,再遠一點就看不見了!

當然,最後也是墜機才收工,這次把尾管打斷了,而這次不穩定的主因,我想應該是尾馬達線造成的,因為我使用漆包線才穿得進尾管,而幾次墜機拉扯之後,漆包線容易破皮,短路時機子就不聽話了。



看來這禮拜有事可做了,所有零件都要大部分解檢查之外,也想重做一支合身的腳架。

回覆

  • 1樓
    E 大,

    我4g3 改尾無刷也都用鍍銀漆包線, 因為只有這個才能三條穿過尾管.
    長度我都預留一點,以免拉扯. 因為之前在焊接頭時
    用夾子不小心還會傷到線, 飛行時尾馬達出力就不穩.
    查了好半天才查出是線出問題..

    看你的2.4g 影像越搞越成熟了. 沒有想換台200 級以上的機子來玩
  • 於 April 15, 2009 10:33 AM 回應 | email
  •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最好把漆包線換新!不過我都用便宜的漆包線而已,OK線很貴的!

    無時無刻不想升級啊,但想到大一點的機子沒地方藏也不是辦法,還是要想辦法在太座同意下才玩得安心!
    剛好老婆的死黨難得聚在一起,一群女人打算6月底去環島一週,正在想辦法說服她,讓我用旅遊同等金額去買台新電直,這樣應該很公平吧!
  • 版主 於 April 16, 2009 08:57 AM 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