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AMhZkt6RWQbidWgycQRX71_Co_azJzV8J7EVphcug9JqkjYCNvK3XZfkFCKRfljsSWJ6yTbNcWZQ1gja0dbVlL4-hEOdoDs0NiISpESSAXrWp2sYAPjizXegvgInvd6Sn6gx9nYGxVBYd/s1600/111202-1.jpg)
最近看到華科爾新機如火如荼大舉攻入眾飛友的心房,華科爾終於進步到不用改裝就能好好飛的程度,真是令人感動的一刻,因為從我第一台華科爾 52 #開始等到現在過了四年半才等到這麼一天!
不過這消息出現得太晚,只因手上已有一堆 120 老機子,這些先天殘疾的機子早已被我打通任督二脈,每一台都已強身健骨、身輕如燕、動靜皆宜,每一台都足以和新機匹敵,我如何需要升級或是換新機呢?
就從最特別的 2S 動力 4G6 說起吧!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xAWLrZthSME35KjPYBrc2mR-oS9Zqvbr02RUk3ueCDS_iSY-tQ3sFzNXpDmnKuP5nSYHjFGeBNqcBNHyRDACd3DfmkRe59hRuXPmcHDVvi5eXvu5yyPvL5PUJ7_Z7ypVd1RBUQA50PBUq/s1600/111202-2.jpg)
4G6 系列一向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原廠馬達動力不足!
就從最特別的 2S 動力 4G6 說起吧!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xAWLrZthSME35KjPYBrc2mR-oS9Zqvbr02RUk3ueCDS_iSY-tQ3sFzNXpDmnKuP5nSYHjFGeBNqcBNHyRDACd3DfmkRe59hRuXPmcHDVvi5eXvu5yyPvL5PUJ7_Z7ypVd1RBUQA50PBUq/s1600/111202-2.jpg)
4G6 系列一向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原廠馬達動力不足!
早期唯一解決辦法是改用 HP08 馬達,他的扭力比原廠內轉強大,而總輸出功率卻受到當時電變的限制,原廠 10A 不易啟動因此大家都用 XP7A 電變。
然而 7A/3.7V 供給 HP08 馬達能量實在太小,飛完馬達一點都不熱,因此當時最強的解決方案就是 XP7A+HP08-2S。
因電流不變,電壓加倍的結果讓輸出功率也增加一倍,這個動力來推 4G6 就游刃有餘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OPEDid3BR-nVVGXTzm_p5F0XAYEaSr3oJ55jq-p_TyA5OUJuF577YKMn_PyZzV9I19vVsLqnTxnWYgCuVGUoZXG8MPz9np5EnHGIk500Q903q6f8K13U80GueoiqQ1-DC_xtyzZ5aIt8u/s1600/111202-3.jpg)
剛剛查閱過去的文章,原來早在兩年前 4G3 時代我就開始玩 2S 了,動力非常迷人但是摔機下場很沉重。印象最深的是 4G6 在奧萬大飛的那次,因轉速夠高飛行速度很快,可以在廣大草原上衝刺,當時其他馬達都達不到這種速度,真是過癮!
不過怎麼翻舊文都找不到這段影片,大概當時正熱衷於改善 V120 問題,把這段影片忘記了,這裡重新回味一下。
2S 動力強大但摔機真的很傷,某次小摔後大齒盤掃齒造成馬達銅齒咬合不順,高速運轉下主軸竟硬生生被絞斷,或許是馬達主軸設計加工不良,但可確定的是 2S 動力真的很可怕!
少了 HP08-2S 如此強力馬達之後,當時其他機子相形之下都軟弱無力,只能柔順飛行。
念念不忘 2S 性能下,殘殘把淘汰不用的 003 原廠內轉馬達直接灌注 2S 電力,當時確實飛過幾次,但震動問題非常嚴重,只因 4G6 又長又軟的旋翼頭實在負荷不了如此高轉速,沒有完美校正之前根本難以起飛,然而稍有擦傷則旋翼頭馬上彎曲變形,必須重新大部拆解整修,非常累人,因此被打入冷宮休眠去了!
最近因 V120 維修技術提升了,翻出箱底幾台廢機,想要利用新技術的加持讓舊機回春,然而這台 4G6-2S 還是因為旋翼頭震動太大而無法起飛。
索性換上 RX-2616V 及 FBL 旋翼頭,沒想到問題只減少一半,高速運轉時仍會引發共震而劇烈抖動,最後加上重槌消除螺距間隙後終於把問題解決,讓他能以 5100RPM 以上轉速運轉而不抖動。![](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1pWaOMhgYeqm2SWeJJ562y6P87r6NR2sKkwsaEaLwscfzjvrZRGNebUBVApfwlx0uLARMUYypd6vTGb2ddjfHsj9fvyJWIpjb2zExCrPCxQ4hfQeuTZ5W9qDHEQW3dMaae4oZMT3XfyJs/s1600/111202-4.jpg)
這裡還是用 XP7A 電變,因為換成 1S 系統的話,電變要有 14A 才有相同輸出功率,2S 的 7A 已經比原廠 1S 的 10A 電變還強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zXgl3t-X2ZxmjOsD1twn85dlD8iANM3SAIZcvOGoHdZ0GVbiTu5EE7xdMnmJRMMvWVqDabZm-OOle1gL_U9jKFrkzkkbR75mNskz7J65aRZhjEXJP981ZNdd_N2_UqGgIDJlW0QD_0Quq/s1600/111202-5.jpg)
這麼操他馬達怎麼沒燒掉呢?
首先從發射機降低油門曲線限制轉速,最先使用的一顆 003 馬達油門設到 30% 轉速就超過 5000 轉了。
後來懷疑馬達自身有震動而換上另一顆 003,ST 模式螺距中點油門設為 45%,轉速最高可達 5150RPM,光聽聲音已經很嚇人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外加散熱片來降溫,有了自製大型散熱片,加上機頭罩的導風孔,雖然飛完溫度很高,手摸到幾乎會燙傷的程度,但馬達看來還撐得住。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fF56Lgap8yBJjemiGwVk6kq_H2g6F69HQyMb_f4LeKBY3BVmmqJqMj3PSjtmGqXlf0iFhZ0tbhe4wMSSyp67MyFoYkN5LW-CATtFWQimI3GgUaKLBK8DGTDdAAzX1i4Vq8duclR2dz65U/s1600/111202-6.jpg)
幾週飛行下來,動力確實比1S強,拜超高轉速之賜,飛行速度非常快速,高速衝刺的破槳聲很響亮。
目前最大缺點是機身太重,空重達 92 克,加上 20 克電池後超過 110 克,因此沒有預期的暴力感。
另外是手上的 2S 電池效能都不夠好,400mAH20C 似乎有點軟力,飛完也只用了 250mah 的電量而已,顯然已經老化了,看來還得換電池來增加推力。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NEGsbPCMvHKHbBlU4O9r1G6avS_OpVKV5MbmBnjlZJCD5SmzFr4DZWce6xt8ldkegJJBqR2cPqbSL4pERZIg4sIKkNZFG-TygRF66iriiIrUlJZTR2yBb_FnILbpFUQOo8Qe9ZAxRJiFH/s1600/111202-7.jpg)
改裝這台的主要目的在驗證老零件也能有新作為,只要適當的調適和選用,不一定要買最貴的或是最新的零件。
像這台就用了號稱摔不斷腳架,然而他的質地太軟,電池座和中間碳纖片結合的地方非常軟弱,電池很容易搖晃,也無法增加接收機底座的剛性,結果連接收機也很搖晃。
為此特地外加一片鋁板,終於讓接收穩固而且電池座不會晃動。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uSwAzwYzNSRsNKYLJqtV2hWpoaE4bCusfoSGu79OmVgXM3ZFaO_0U28UhgDvKQtMxDDqf2kn1ipbRodMCCJSNeDxCpJqxdMqnZ1mKX0obYmGROhqEz9f7gyu746AZDRhen5CW0Ae6GqUN/s1600/111202-8.jpg)
但如此一來這個本來就比原廠重的腳架這下就更重了,即使保護框不裝也還多出好幾克重,看來還是用 D02S 腳架最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6aCbH0wWPQQWBrqKlCV6BoWnlPhNf3I8N7CZtbrF3-Wbk6tzQLZtbV3kInkvCXIO44tep6J8EuSpX_jXgZeXaTHE75MQDSzt7yPTGPDECqMLiIM9_JjrLn7PlVF0oyb94VxPxPHduN3a/s1600/111202-9.jpg)
最近看到左岸幾位改裝高手,把 V120 改橫軸、改主軸、改 M120 架、改尾離合器等等,技法非常巧妙細膩。
但是細究其目的其實只為了比較耐摔而已,對操控性、穩定性其實並沒有幫助,反而是額外增加的重量和尾軸磨擦力會減損飛行性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WA3x1AnApkmJ5dpgynbP5DZW5S0gYcW6OQ70zOLvDCpxIX3o_yoYMlZnYTGWt-Y3xpCCCsYGkVrTcSD8bMl1FlHiWZWE3q6gHFq5yGYCvm8JKObHtX9QWNWfRKGcNEjYHUuOj9Cz5kFNj/s1600/111202-10.jpg)
他們為了彌補重量又改用 2S 馬達,方向正確然而有點不切實際!
首先是 2S 動力強勁,破壞力也同時提高許多,原先耐摔度增加很多的優點現在可能只比原廠好一些。
再來是如此小的槳葉面積負荷超過 110 克應該難有暴力可言,像我的 2S 終究比不上 Genius CP 的爆發力就足以說明重量是 3D 直升機的關鍵要素。
當然,若是只拿 2S 機在室內停懸小飛那又太過火了,一來 2S 動力對家俱或人員的殺傷力非同小可,再則 2S 的抗風力和高動力要在戶外飛 3D 才展現得出性能,要練停懸航道甚至小翻而已都不需超級動力,原廠未改的情形下就很夠用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mQuuZsm53oxyKVXNrQSMGxYWjfsS2Snzg7escnAq3k_km_Ol7bs2mQdn92FZ15wk6YE27uPIsYCDDhc8iR-GVwqzl4Qe9ti6VSmve14heDpEvqEurldF_beEz-cz-9WkdqZDPdi_3xhmT/s1600/111202-11.jpg)
現在我的目標已經邁入 3D,我要的是性能,舊機的耐用度對我來說不是問題也不那麼重要了。目前動力雖然已經不錯,但還有改善空間,下次繼續拿舊設備硬操,看看能榨出多少能量!
當然,如果想強調機子比 450 還噴,那就該到戶外做些鐘擺動作來看看動力有多強,技術不好那就原地直上直下快速移動也行,看30秒內能夠往返一公尺幾次,再不然用磅秤量量機子淨推力也好,有數據才有依據,光只是在車庫停懸聽到聲音很大聲就說超級噴,這樣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h1QV0-dp-lCn6XiUTrgf5l4TfPlRCkIk2OjL37TO8Jp6EyHNxaXf6N2tvBkmGpLYFDkw5i9DkRCOjP80jkTBQaWWOgTn9bZhNxRB_cp8vHQhCcBFW9ZS661cc33VxLj3-oow6iwb1Z0AG/s1600/111202-12.jpg)
然而 7A/3.7V 供給 HP08 馬達能量實在太小,飛完馬達一點都不熱,因此當時最強的解決方案就是 XP7A+HP08-2S。
因電流不變,電壓加倍的結果讓輸出功率也增加一倍,這個動力來推 4G6 就游刃有餘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OPEDid3BR-nVVGXTzm_p5F0XAYEaSr3oJ55jq-p_TyA5OUJuF577YKMn_PyZzV9I19vVsLqnTxnWYgCuVGUoZXG8MPz9np5EnHGIk500Q903q6f8K13U80GueoiqQ1-DC_xtyzZ5aIt8u/s1600/111202-3.jpg)
剛剛查閱過去的文章,原來早在兩年前 4G3 時代我就開始玩 2S 了,動力非常迷人但是摔機下場很沉重。印象最深的是 4G6 在奧萬大飛的那次,因轉速夠高飛行速度很快,可以在廣大草原上衝刺,當時其他馬達都達不到這種速度,真是過癮!
不過怎麼翻舊文都找不到這段影片,大概當時正熱衷於改善 V120 問題,把這段影片忘記了,這裡重新回味一下。
2S 動力強大但摔機真的很傷,某次小摔後大齒盤掃齒造成馬達銅齒咬合不順,高速運轉下主軸竟硬生生被絞斷,或許是馬達主軸設計加工不良,但可確定的是 2S 動力真的很可怕!
少了 HP08-2S 如此強力馬達之後,當時其他機子相形之下都軟弱無力,只能柔順飛行。
念念不忘 2S 性能下,殘殘把淘汰不用的 003 原廠內轉馬達直接灌注 2S 電力,當時確實飛過幾次,但震動問題非常嚴重,只因 4G6 又長又軟的旋翼頭實在負荷不了如此高轉速,沒有完美校正之前根本難以起飛,然而稍有擦傷則旋翼頭馬上彎曲變形,必須重新大部拆解整修,非常累人,因此被打入冷宮休眠去了!
最近因 V120 維修技術提升了,翻出箱底幾台廢機,想要利用新技術的加持讓舊機回春,然而這台 4G6-2S 還是因為旋翼頭震動太大而無法起飛。
索性換上 RX-2616V 及 FBL 旋翼頭,沒想到問題只減少一半,高速運轉時仍會引發共震而劇烈抖動,最後加上重槌消除螺距間隙後終於把問題解決,讓他能以 5100RPM 以上轉速運轉而不抖動。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1pWaOMhgYeqm2SWeJJ562y6P87r6NR2sKkwsaEaLwscfzjvrZRGNebUBVApfwlx0uLARMUYypd6vTGb2ddjfHsj9fvyJWIpjb2zExCrPCxQ4hfQeuTZ5W9qDHEQW3dMaae4oZMT3XfyJs/s1600/111202-4.jpg)
這裡還是用 XP7A 電變,因為換成 1S 系統的話,電變要有 14A 才有相同輸出功率,2S 的 7A 已經比原廠 1S 的 10A 電變還強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zXgl3t-X2ZxmjOsD1twn85dlD8iANM3SAIZcvOGoHdZ0GVbiTu5EE7xdMnmJRMMvWVqDabZm-OOle1gL_U9jKFrkzkkbR75mNskz7J65aRZhjEXJP981ZNdd_N2_UqGgIDJlW0QD_0Quq/s1600/111202-5.jpg)
這麼操他馬達怎麼沒燒掉呢?
首先從發射機降低油門曲線限制轉速,最先使用的一顆 003 馬達油門設到 30% 轉速就超過 5000 轉了。
後來懷疑馬達自身有震動而換上另一顆 003,ST 模式螺距中點油門設為 45%,轉速最高可達 5150RPM,光聽聲音已經很嚇人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外加散熱片來降溫,有了自製大型散熱片,加上機頭罩的導風孔,雖然飛完溫度很高,手摸到幾乎會燙傷的程度,但馬達看來還撐得住。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fF56Lgap8yBJjemiGwVk6kq_H2g6F69HQyMb_f4LeKBY3BVmmqJqMj3PSjtmGqXlf0iFhZ0tbhe4wMSSyp67MyFoYkN5LW-CATtFWQimI3GgUaKLBK8DGTDdAAzX1i4Vq8duclR2dz65U/s1600/111202-6.jpg)
幾週飛行下來,動力確實比1S強,拜超高轉速之賜,飛行速度非常快速,高速衝刺的破槳聲很響亮。
目前最大缺點是機身太重,空重達 92 克,加上 20 克電池後超過 110 克,因此沒有預期的暴力感。
另外是手上的 2S 電池效能都不夠好,400mAH20C 似乎有點軟力,飛完也只用了 250mah 的電量而已,顯然已經老化了,看來還得換電池來增加推力。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NEGsbPCMvHKHbBlU4O9r1G6avS_OpVKV5MbmBnjlZJCD5SmzFr4DZWce6xt8ldkegJJBqR2cPqbSL4pERZIg4sIKkNZFG-TygRF66iriiIrUlJZTR2yBb_FnILbpFUQOo8Qe9ZAxRJiFH/s1600/111202-7.jpg)
改裝這台的主要目的在驗證老零件也能有新作為,只要適當的調適和選用,不一定要買最貴的或是最新的零件。
像這台就用了號稱摔不斷腳架,然而他的質地太軟,電池座和中間碳纖片結合的地方非常軟弱,電池很容易搖晃,也無法增加接收機底座的剛性,結果連接收機也很搖晃。
為此特地外加一片鋁板,終於讓接收穩固而且電池座不會晃動。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uSwAzwYzNSRsNKYLJqtV2hWpoaE4bCusfoSGu79OmVgXM3ZFaO_0U28UhgDvKQtMxDDqf2kn1ipbRodMCCJSNeDxCpJqxdMqnZ1mKX0obYmGROhqEz9f7gyu746AZDRhen5CW0Ae6GqUN/s1600/111202-8.jpg)
但如此一來這個本來就比原廠重的腳架這下就更重了,即使保護框不裝也還多出好幾克重,看來還是用 D02S 腳架最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6aCbH0wWPQQWBrqKlCV6BoWnlPhNf3I8N7CZtbrF3-Wbk6tzQLZtbV3kInkvCXIO44tep6J8EuSpX_jXgZeXaTHE75MQDSzt7yPTGPDECqMLiIM9_JjrLn7PlVF0oyb94VxPxPHduN3a/s1600/111202-9.jpg)
最近看到左岸幾位改裝高手,把 V120 改橫軸、改主軸、改 M120 架、改尾離合器等等,技法非常巧妙細膩。
但是細究其目的其實只為了比較耐摔而已,對操控性、穩定性其實並沒有幫助,反而是額外增加的重量和尾軸磨擦力會減損飛行性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WA3x1AnApkmJ5dpgynbP5DZW5S0gYcW6OQ70zOLvDCpxIX3o_yoYMlZnYTGWt-Y3xpCCCsYGkVrTcSD8bMl1FlHiWZWE3q6gHFq5yGYCvm8JKObHtX9QWNWfRKGcNEjYHUuOj9Cz5kFNj/s1600/111202-10.jpg)
他們為了彌補重量又改用 2S 馬達,方向正確然而有點不切實際!
首先是 2S 動力強勁,破壞力也同時提高許多,原先耐摔度增加很多的優點現在可能只比原廠好一些。
再來是如此小的槳葉面積負荷超過 110 克應該難有暴力可言,像我的 2S 終究比不上 Genius CP 的爆發力就足以說明重量是 3D 直升機的關鍵要素。
當然,若是只拿 2S 機在室內停懸小飛那又太過火了,一來 2S 動力對家俱或人員的殺傷力非同小可,再則 2S 的抗風力和高動力要在戶外飛 3D 才展現得出性能,要練停懸航道甚至小翻而已都不需超級動力,原廠未改的情形下就很夠用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mQuuZsm53oxyKVXNrQSMGxYWjfsS2Snzg7escnAq3k_km_Ol7bs2mQdn92FZ15wk6YE27uPIsYCDDhc8iR-GVwqzl4Qe9ti6VSmve14heDpEvqEurldF_beEz-cz-9WkdqZDPdi_3xhmT/s1600/111202-11.jpg)
現在我的目標已經邁入 3D,我要的是性能,舊機的耐用度對我來說不是問題也不那麼重要了。目前動力雖然已經不錯,但還有改善空間,下次繼續拿舊設備硬操,看看能榨出多少能量!
當然,如果想強調機子比 450 還噴,那就該到戶外做些鐘擺動作來看看動力有多強,技術不好那就原地直上直下快速移動也行,看30秒內能夠往返一公尺幾次,再不然用磅秤量量機子淨推力也好,有數據才有依據,光只是在車庫停懸聽到聲音很大聲就說超級噴,這樣一點都沒有說服力!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h1QV0-dp-lCn6XiUTrgf5l4TfPlRCkIk2OjL37TO8Jp6EyHNxaXf6N2tvBkmGpLYFDkw5i9DkRCOjP80jkTBQaWWOgTn9bZhNxRB_cp8vHQhCcBFW9ZS661cc33VxLj3-oow6iwb1Z0AG/s1600/111202-12.jpg)
回覆
- 1樓黃大哥,
感謝您星期日早上犧牲那麼多飛行時間幫我健檢我的D06-CP &
Genius CP,尤其是Genius CP搞了那麼久原來是烏龍參數在搞鬼,
這兩天在家門口試翻了幾次,果真成功率高了很多,剩下的就只剩下
如何把自己的手,跟上機子變動的速度了!
不過,飛來飛去,還是D06-CP最順手,除了那兩光的相位器之外,真的
可以爽爽飛,爽爽翻~~
最近應該會想辦法搞定向位器&加大旋翼,還想仿造黃大哥把葉片
夾弄個重錘上去,希望有您機子 80% 的穩定度!!
每次看您的機子,每台都修修補補外觀有點糟,但飛起來又超穩的,真
是佩服您的技術;親眼見證那台 003馬達的 2S 4G6,果真轉速真是
嚇人. - kakkoii12 於 December 6, 2011 05:34 PM 回應 | 來源:42.73.83.250 | 刪除 | 設為隱藏
- 2樓讚一個,小弟又來光顧囉 :)
看到最後讓我會心一笑,阿~原來是在說總經銷阿 @@a
每次看ej大您的機子都補成那樣,我看得都好心疼阿...
另外左岸的飛友改造技術真是精湛,但我看了也猛搖頭...整隻幾乎
都快變鐵打的了,那根本就失去小機的意義了,光急升降恐怕也跳不
起來 = =|||
拜讀大大您的文章後,才發現原來003馬達也能直上2S電池 ><" 那
不會熱到出線的熱縮套管都爛掉嗎? 就跟005一樣,小弟的005馬達
線有部份都熱到破掉可看到銅線了 @@||| - zidane0623 於 December 7, 2011 03:54 AM 回應 | 來源:111.255.147.16 | 刪除 | 設為隱藏
- 4樓好扯喔... 是要間接陷害玩家摔機的嗎 = = 那也心機太重了
吧...
不過我記得新版接收subtrim設定值只有PIT不會被無視,不是嗎?
怎麼尾舵調到150還有作用 @@" (對頻後再調才有作用,就像搖桿
旁的小微調紐一樣的道理) 好奇怪~
另外小弟的Genius CP在停旋時尾巴都會慢慢的逆時針偏甩 >< 不
知為何...
尾巴是用7mm綠蓋尾馬+SOLO PRO尾槳(尾槳測試很多種都一樣)
只好動搖桿下的微調紐往右4下鎖尾才好一點 ... >< - zidane0623 於 December 8, 2011 05:18 PM 回應 | 來源:111.255.142.20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