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QhFj6eAu3O5iHtIYU-3dN55qmtR2KVfD5WayIkjgj1VpKZOWtHxmE6Zz9_0e02cNsSWCeG29PHxWGM5j-gMpmM7_mywEEs8Fss3KQSJ8FFvhD50QLcElsx2EY6mgML4Q3APDHFxhPbxU/s1600/100428-1.jpg)
華科爾有個綠色專案,可以拿舊發射機以超低價換新機+接收機,活動真的很誘人,只是看不出哪裡綠色了(我自己也會回收),明明是為了佔有市場而低價促銷嘛,要不然就是大陸貨定價竟然比JR還貴,心虛吧。
由於我的 2801E 有多次飛超出遙控範圍的記錄,這方案對我來說正好止飢,拿滿地數不清數量的 WK-0701 發射機去換了 2801 PRO!
拿到新機當然先把 2801E 裡面的資料拷過去,2801 這個數據無線傳輸的功能真方便,不需要記憶卡,三兩下就飛過去了。
2801 Pro 除了發射功率由 10mW 升級成 100mW 之外,還修正了幾個 Bug。
像我一直想幫 4G6 弄個十字盤混控,修正平衡翼控制落後20度角的問題,當初在 2801E 上面無法由圖形模式設定混控曲線。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y3WBIwD7rHtNqE6mqV34GlM90-GeIhzvZJsg-abkKj4uzDXOISIdFiBs7VOVjoqRmovub3AS8QXVl3YLVBDewBSNRBSFnYDCa07FqiUyZp1aT8AhHN7SOh-OKAvkeVAVEuEmvWkeP9PM/s1600/100428-2.jpg)
就像上圖一樣,不管 2、3、H 設甚麼數值,圖形永遠 Up Up 往右上方斜過去,而輸出內容則完全依照那條圖形線輸出。2801 Pro 就沒這問題了,終於可以修正十字盤偏差了,於是我把設好的曲線拷回 2801E,有趣的結果出現了,數字依舊和曲線沒有對應,但至少可以正確的輸出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T6MF5yVNxTBGgkobwYwQXw23qnotQYBZCxpM9sgjSLYG9QNLi7oEBixP0wvIKhwg-UZ-MSDc5SHbaqFDFBrmxAC2_lDqTK8rKovqkOnuJ40wTs8f1As04w1uU_-TAfkvT_jFxyfCvpHk/s1600/100428-3.jpg)
呵呵,這好像也沒甚麼幫助,因為以後似乎只會拿 PRO 出門。
拿到新機當然先把 2801E 裡面的資料拷過去,2801 這個數據無線傳輸的功能真方便,不需要記憶卡,三兩下就飛過去了。
2801 Pro 除了發射功率由 10mW 升級成 100mW 之外,還修正了幾個 Bug。
像我一直想幫 4G6 弄個十字盤混控,修正平衡翼控制落後20度角的問題,當初在 2801E 上面無法由圖形模式設定混控曲線。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y3WBIwD7rHtNqE6mqV34GlM90-GeIhzvZJsg-abkKj4uzDXOISIdFiBs7VOVjoqRmovub3AS8QXVl3YLVBDewBSNRBSFnYDCa07FqiUyZp1aT8AhHN7SOh-OKAvkeVAVEuEmvWkeP9PM/s1600/100428-2.jpg)
就像上圖一樣,不管 2、3、H 設甚麼數值,圖形永遠 Up Up 往右上方斜過去,而輸出內容則完全依照那條圖形線輸出。2801 Pro 就沒這問題了,終於可以修正十字盤偏差了,於是我把設好的曲線拷回 2801E,有趣的結果出現了,數字依舊和曲線沒有對應,但至少可以正確的輸出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T6MF5yVNxTBGgkobwYwQXw23qnotQYBZCxpM9sgjSLYG9QNLi7oEBixP0wvIKhwg-UZ-MSDc5SHbaqFDFBrmxAC2_lDqTK8rKovqkOnuJ40wTs8f1As04w1uU_-TAfkvT_jFxyfCvpHk/s1600/100428-3.jpg)
呵呵,這好像也沒甚麼幫助,因為以後似乎只會拿 PRO 出門。
倒是新控拿在手裡把玩,扣上新控附的背帶後,赫然發現我的握持方法有問題!
以往沒用背帶,都是兩手捧著操控,四根手指都在背面扶著,只有姆指伸在上層,這樣手指不容易準確定位。
研究一下最符合人體工學的握法應該是食指伸在開關間,一方面可以固定住發射機,姆指才好定位,另外這樣才容易切換開關!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GoS4quGSye82jAVPKn8vkwRn1razCN98pAJU3s1fi66fmBxxRzvdedyEprIr-xH6YaCIriejuxhIDubbunUidsFP4yyxvOAZgXSdNNgf_GtOgnao9NaN9-yOmqA5HxhPAPKK7uZJKvoI/s1600/100428-4.jpg)
當然也可以把中指放在開關間,這樣食指可以和姆指合作抓 nipple,聽說這樣可以控得更準,缺點是底下支撐少了,最好裝個底座。
另外還有搖桿長度太長的問題,因為我的手短,姆指如果要從左移到右邊,能輕鬆移動的範圍有限,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搖桿縮短。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aoo6YFs-ZKoUj7iWxsWVM_JToA3iWrdPVnPYNtSECbm3E5Agt-sdFyYSjOoEZNdeEXQy27zqLJM9vP6YNDg0RySY3p-eUTp7yJG9G3oY6HqXzzfCu3TFwms6siQJp_hoPvzij6xKgPCU/s1600/100428-5.jpg)
縮短以後似乎比較好些,只是手指關節還是沒辦法很滑順,特別是母指向外向上推的時後,總是卡卡的,這樣做動作機怎麼會順呢?
看來我的手還是不夠滑順,但問題較嚴重的似乎在穿越中線時容易被拉走,應該是彈簧太緊的緣故吧。
於是拆開背板,觀察一下,每一軸都有一顆螺絲可以調整彈簧鬆緊度,索性把每顆螺絲都轉到最外面,把彈簧放最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Uk1V0LwKTVckqe82n679T_EoJjKpEDaWS5yr23dZVs3M70uz1jp7Vpt0RK0p0MZOrb-Z2qfmyuXGUliAUMvTf9FaBYvsBf0YOqw1QuDDd020rQfETajTiOX86HXCLZqSWyuuKLZ6CkPQ/s1600/100428-6.jpg)
沒想到厄運開始降臨!螺絲放鬆沒問題,但是當彈簧也鬆到底時,底下的那顆滑動塊沒有彈簧拉住,一不小心就滑下去了,雖然撿得出來,但......裝不回去!
哀,以前 52# 時代也搞過一次大工程拆解,現在這支 2801 又更複雜了,電路板把搖桿蓋住,烏漆抹黑的塑膠連反光都很少,很難看清楚零件位置,最慘的是那滑動快要從後面塞進來,這就難了!
第一次調滑塊時沒拆電路板就勉強塞回去,組合後又發現橫向彈簧即使螺絲調到最鬆還是拉得很緊,於是小心翼翼地拆下彈簧,把彈簧拉長一點再裝回去。
一個不小心,那個滑塊又滑下去了,這次的通道太複雜,再也塞不回去了!
最後只能乖乖的把 VR 退錫,電路板拆卸,終於把搖桿座整個拆下來,那小小滑塊就輕鬆裝回去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74BebxVqRvdfPL1ZNPjz0ngJjMN4f1DSr_RCn9I8t6o3d9rTpkVP_61_ch7RR6itNpTjiaeabUU6lFaVN1gY9BBYOn-lx3KkQR-hYVGXpUzOP-bHzmlezSSKeO8s0KyAgiYXYurk1o1w/s1600/100428-7.jpg)
看,小小一顆塑膠塊可以讓我搞一整個晚上,拆裝十回合!
當然裝好滑塊還不一定可用,因為那隻調整螺絲太長了,會卡到發射機背蓋,找了一根短螺絲替代才解決。
除此之外,搖桿上的電線也是關鍵,彈簧太鬆的時後,可以從搖桿上感受到電線的拉力,還要小心扭轉線束,仔細走線才能避免!
呼,調個螺絲竟然搞成這樣大工程,還好分解組合對我來說不是難事,還救得回來,沒把握的人得要三思而行。
好處是現在的彈簧鬆到幾乎忘了他的存在,跨中線時幾乎沒有阻力,手感變得極度輕盈,飛3D很適合,但是平常飛恐怕太滑了,還要好好適應一下。
就像開賽車一樣,需要多少轉速多少油門時,腳一踩就應該有八九分準度,過頭或不及都還要二次修正。
遙控也是一樣,飛久了就應該有個絕對手感,手動到哪就知道出力多少,這樣才有辦法精確控制。
看來要多多練功才行,又開始把模擬器接起來練習,主要是練習倒飛停旋,如果在模擬器裡面都沒辦法控制自如,怎麼能期待實機能乖乖聽話不摔機呢?
雖然我一直使用音源線來接模擬器,飛起來也沒多大問題,但近來對準度要求變高了,總覺無法準確控制,於是弄了一個 USB 模擬線來試,準度竟然就提高了,我想是音源轉換程式運算優先順序不高,反應速度太慢,加上解析度不夠造成的!
現在用USB解析,連初始化的校正都更準了,動作可以做得更細膩!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VQDtuDfAO_0pyC4qcNOoJhROTrUbiclVafc_XXsYzPc4As2HgfAuMEOTUOrt4AtBJ1DTRBZHKEaiEOV9poYYwM2N7HnKZqFHNt5MGR0bhrwQJBySWgDz2UFKnaycCrqgX1Dbx9REP8F4/s1600/100428-8.jpg)
看來換新控也該換腦袋才有效!
回覆
- 1樓你好!!請教一下你飛4g6之前要先練模擬器嗎??
因想買4g6s,是新手祗玩過solo pro 不知道會不會太快了一
點!!先謝謝囉!! - 於 April 29, 2010 09:24 PM 回應 | 來源:114.25.212.186 | 刪除 | 設為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