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WMtRDr_OLdUpdQh0Qw3VLjfMKO1J4DWc8ED7hST4JwzogQ4w0C4CUQPeC_RaehdPa0FtF2txyJCzeV2Ho-blmH3uhLCW7-sUYjJwQoa_FWKcNVr8T_B1CkbWAsUyAjTTBvwVryXkKUa8/s1600/110627-1.jpg)
初上手 V100D03 的感覺的確比先前機種進步了,但在 mCPX 陰影下,沒有特別驚艷的感覺,反而要承受更多的苦惱:滑溜、抖動、易損、同樣飛不久!
從機械規格來看,V100D03 命中註定有許多弱點,因為主旋翼直徑只有 240mm,重量卻高達 65g,對比 4G3 的 302mm 旋翼直徑只要負載 68g 的重量,以過去我在 52# 上得到的經驗來看,V100D03 如此低展弦比的旋翼一定沒效率!
實際飛起來果真如此,原機附的 350mah 電池只能飛4分鐘,我的舊電池們就更慘了,2 分鐘還好,1分鐘的有一大堆,怎會這麼誇張呢?許多疑問在心中浮起,該是動手拆解的時後了!
首先測量總電流,全負載不到5A,電流不大,原廠 Micro T 插應該負荷得住,飛完也沒發熱,暫不更換!
懷疑原廠馬達效率不高,換上當年 4G3 用的 HP05 馬達配上 18T 銅齒,耗電差不多但轉速變慢,0 螺距只有 4600 轉,但全螺距則和原廠馬達一樣是 3900 轉,飛行時間還更短一些。
結論是:原廠外轉馬達已經夠好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efEk5erCJh_IzMpdVc0Up2Ykpkaex7f4LX6vl_LaOlT_CMGhfhpwD3Bvl9UCSnoWHoO1EWZ63LUvDSw21oGu8a_KcSMbirIAZkAtI_oNluTOo4YL2zl4QGRm5amphhKlZHGk9pm1of24/s1600/110627-2.jpg)
納悶之餘開始細部測量,主尾馬達分開測試,這才發現耗電的原因!
實際飛起來果真如此,原機附的 350mah 電池只能飛4分鐘,我的舊電池們就更慘了,2 分鐘還好,1分鐘的有一大堆,怎會這麼誇張呢?許多疑問在心中浮起,該是動手拆解的時後了!
首先測量總電流,全負載不到5A,電流不大,原廠 Micro T 插應該負荷得住,飛完也沒發熱,暫不更換!
懷疑原廠馬達效率不高,換上當年 4G3 用的 HP05 馬達配上 18T 銅齒,耗電差不多但轉速變慢,0 螺距只有 4600 轉,但全螺距則和原廠馬達一樣是 3900 轉,飛行時間還更短一些。
結論是:原廠外轉馬達已經夠好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efEk5erCJh_IzMpdVc0Up2Ykpkaex7f4LX6vl_LaOlT_CMGhfhpwD3Bvl9UCSnoWHoO1EWZ63LUvDSw21oGu8a_KcSMbirIAZkAtI_oNluTOo4YL2zl4QGRm5amphhKlZHGk9pm1of24/s1600/110627-2.jpg)
納悶之餘開始細部測量,主尾馬達分開測試,這才發現耗電的原因!
主馬達全負載 = 4.5A,尾馬達全負載 = 3A
難怪尾巴鎖得緊緊的,因為拿 120 級的尾馬達來對抗 100 級主旋翼的反扭距,鎖尾當然好囉!
但也因此當電池電量較低時,電流被尾馬達吃光,造成主馬達無力而趴地,雖然尾巴顧到了,但犧牲了飛行時間和動力。
於是動腦筋找尋高效能尾槳!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ZV_JLbJEAHGqkMVxiwhqsARg5YXm_k9iCdahsR97-HQmEF0OqYXmcT-Bv8UmPNUlAqoeDeNdRsRdkLItBEAb6IG7bb4bCKk2bXNAmDFaEqn-midFgnFq57EUj4LtP5CIiCt4KP9NW6Hs/s1600/110627-3.jpg)
找到當年 4G3 用過最有效率的尾槳,只是直徑 70mm 比原廠 59mm 大了些,尾鰭要加長以保護旋翼。實飛結果普普,飛行時間沒有明顯差異,鎖尾強一點但感度要降低,比較容易抖動。
另外也試遍手上所有微型槳,做了一次徹底的比較。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1MmZJBs2rUU9eX9GB4wHkwruhlldpmJOYhexejbLNSCmtteWjP6g1oupUDZbaPcsF8iFrel5doazWb34UWybaAO3UxLbqMAFPKX0spjrVZZ0aoUDUVWjEz4gqBlG4a_Egw5NDvOPI3Z4/s1600/110627-4.jpg)
原廠槳:直徑 59mm,轉速 16000rpm,耗電 3.0A,推力 28g
難怪尾巴鎖得緊緊的,因為拿 120 級的尾馬達來對抗 100 級主旋翼的反扭距,鎖尾當然好囉!
但也因此當電池電量較低時,電流被尾馬達吃光,造成主馬達無力而趴地,雖然尾巴顧到了,但犧牲了飛行時間和動力。
於是動腦筋找尋高效能尾槳!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ZV_JLbJEAHGqkMVxiwhqsARg5YXm_k9iCdahsR97-HQmEF0OqYXmcT-Bv8UmPNUlAqoeDeNdRsRdkLItBEAb6IG7bb4bCKk2bXNAmDFaEqn-midFgnFq57EUj4LtP5CIiCt4KP9NW6Hs/s1600/110627-3.jpg)
找到當年 4G3 用過最有效率的尾槳,只是直徑 70mm 比原廠 59mm 大了些,尾鰭要加長以保護旋翼。實飛結果普普,飛行時間沒有明顯差異,鎖尾強一點但感度要降低,比較容易抖動。
另外也試遍手上所有微型槳,做了一次徹底的比較。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1MmZJBs2rUU9eX9GB4wHkwruhlldpmJOYhexejbLNSCmtteWjP6g1oupUDZbaPcsF8iFrel5doazWb34UWybaAO3UxLbqMAFPKX0spjrVZZ0aoUDUVWjEz4gqBlG4a_Egw5NDvOPI3Z4/s1600/110627-4.jpg)
原廠槳:直徑 59mm,轉速 16000rpm,耗電 3.0A,推力 28g
小黑槳:直徑 65mm,轉速 17000rpm,耗電 3.0A,推力 28g
橘色槳:直徑 65mm,轉速 26000rpm,耗電 2.5A,推力 34g (廣營 2510)
大黑槳:直徑 70mm,轉速 16000rpm,耗電 3.0A,推力 34g
光從數據上來看,廣營 2510 槳有極高效率,而且耗電更低,滿懷期待上場測試。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rDgTDh-5Qul8MaSJjiAXg-gaumjGCvy-4oeh-a_VBkQAQE2kH_siuUB33yaf34EKvQzQUen4m2z2vy3rb2DRO5wAYCbsWslreUMh_DRPq5xyzuZ5ctgTPAYHosTQcV2qCX3Pg7eswGgY/s1600/110627-5.jpg)
果然有一好卻沒有二好,效率是高了,但反應慢了許多,原本尾馬達由靜止開始到全速運轉約 0.6 秒,用了這個槳則反應更慢一點,急速爬升尾巴會跑20度再拉回來,飛起來不夠俐落。
橘色槳:直徑 65mm,轉速 26000rpm,耗電 2.5A,推力 34g (廣營 2510)
大黑槳:直徑 70mm,轉速 16000rpm,耗電 3.0A,推力 34g
光從數據上來看,廣營 2510 槳有極高效率,而且耗電更低,滿懷期待上場測試。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rDgTDh-5Qul8MaSJjiAXg-gaumjGCvy-4oeh-a_VBkQAQE2kH_siuUB33yaf34EKvQzQUen4m2z2vy3rb2DRO5wAYCbsWslreUMh_DRPq5xyzuZ5ctgTPAYHosTQcV2qCX3Pg7eswGgY/s1600/110627-5.jpg)
果然有一好卻沒有二好,效率是高了,但反應慢了許多,原本尾馬達由靜止開始到全速運轉約 0.6 秒,用了這個槳則反應更慢一點,急速爬升尾巴會跑20度再拉回來,飛起來不夠俐落。
至於小黑槳推力和耗電都跟原廠槳一樣,但過度操控時偶爾會鎖不住而自旋,這問題原廠槳也有,但頻率似乎沒那麼高,推測是原廠槳的面積較大,推力產生速度較快。
結論是:沒事用原廠槳最好,真的要更激烈操駕時再考慮 70mm 高效率槳!
看來尾馬達沒甚麼著力點,繼續往別的地方找下去!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_otMYwCFyf9ZL9cC6Bw4m4j88NKIY1-Nbzj5d92VqyDFruu9RQcULvgtbI36soumDsm05kFUE9PDvO-kqWpTo4pIG_xjiXpnXLsm3tFvOBB5Ww2lDfTGVUQCWi81WO5HIA-ulrp7-A-U/s1600/110627-6.jpg)
既然無法改善馬達,那麼想辦法減輕重量吧!
結論是:沒事用原廠槳最好,真的要更激烈操駕時再考慮 70mm 高效率槳!
看來尾馬達沒甚麼著力點,繼續往別的地方找下去!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_otMYwCFyf9ZL9cC6Bw4m4j88NKIY1-Nbzj5d92VqyDFruu9RQcULvgtbI36soumDsm05kFUE9PDvO-kqWpTo4pIG_xjiXpnXLsm3tFvOBB5Ww2lDfTGVUQCWi81WO5HIA-ulrp7-A-U/s1600/110627-6.jpg)
既然無法改善馬達,那麼想辦法減輕重量吧!
其實 V100 會那麼重的原因主要是那兩顆 10A 電變,連插頭加起來竟然有 8 克重,看了真不舒服,明明只用到3A和5A的電流,克克計較的機子卻還沿用舊的電變,看來還是自己動手改一下好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d7W6OtBZPQwkIcsr1-1ftWgIt5sCNEYv_TCshfny6MKsimcnBbHe_ndNZFIDzslojZvBK6lxQ5YZlcKQ6XKenNelHG02z6Re1l5C2z6yzpHxoxpjiIZtGrNSKOGi0WOLht_UExd7QCc0/s1600/110627-7.jpg)
不過脫完衣服接頭直焊之後,總重只減輕了1克,哀,有減和沒減的感覺沒差多少啊!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d7W6OtBZPQwkIcsr1-1ftWgIt5sCNEYv_TCshfny6MKsimcnBbHe_ndNZFIDzslojZvBK6lxQ5YZlcKQ6XKenNelHG02z6Re1l5C2z6yzpHxoxpjiIZtGrNSKOGi0WOLht_UExd7QCc0/s1600/110627-7.jpg)
不過脫完衣服接頭直焊之後,總重只減輕了1克,哀,有減和沒減的感覺沒差多少啊!
結論是:沒事不用脫衣服,脫光光容易短路。
馬達直焊以後不好拆,但裝機頭罩時不會卡到插頭。
看來能動的地方還真少,重量減不下來,那麼換顆大電池應該不錯,600mah 只要有15C就夠了。
V100 電池座又窄又小,而且根部很容易斷,於是換上4G3 電池座,但是要墊高,不然電池會磨到主齒輪!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6Q4pslgGR1_C17fajpmCGkHjsdk5GsVL72GU5KHK_M6cUfp6Amu8_Sfvx9zEGvDYRF6mNczpc6Wp6aIAR2D889CXFezyD3S4FkBW_Jqd4R9VeN93uleDuBe5t_p0Px6bblDpZF19ZUrM/s1600/110627-8.jpg)
4G3 電池座在重落地時也很容易斷,但不是斷根部,只要用玻纖膠帶繞一下就可以用久久了。
看來能動的地方還真少,重量減不下來,那麼換顆大電池應該不錯,600mah 只要有15C就夠了。
V100 電池座又窄又小,而且根部很容易斷,於是換上4G3 電池座,但是要墊高,不然電池會磨到主齒輪!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6Q4pslgGR1_C17fajpmCGkHjsdk5GsVL72GU5KHK_M6cUfp6Amu8_Sfvx9zEGvDYRF6mNczpc6Wp6aIAR2D889CXFezyD3S4FkBW_Jqd4R9VeN93uleDuBe5t_p0Px6bblDpZF19ZUrM/s1600/110627-8.jpg)
4G3 電池座在重落地時也很容易斷,但不是斷根部,只要用玻纖膠帶繞一下就可以用久久了。
我的舊電池全部都是 JST 插頭,為此外加一個 JST 插座,這樣兩種電池都可以用了,只是當初好不容易省下的一克重量,現在又胖回去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83rnieXXKIu4rsl06tvOBj7ykEGcaNPkZHHGjQ6YHJtgBQcue0MAnDDHW93macO2WmXT9J2PjAV0DmnlasgBxLdF5vWbVaHn7ST7CiEaAGNfgzesjYn0XlH7T2he0TeZIN9qyHijW9W4/s1600/110627-9.jpg)
結果飛行時間越來越短,上面那些600mah的老舊電池竟然只飛1分鐘就爬不動,量電壓竟然還有 3.9V,這下問題更大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83rnieXXKIu4rsl06tvOBj7ykEGcaNPkZHHGjQ6YHJtgBQcue0MAnDDHW93macO2WmXT9J2PjAV0DmnlasgBxLdF5vWbVaHn7ST7CiEaAGNfgzesjYn0XlH7T2he0TeZIN9qyHijW9W4/s1600/110627-9.jpg)
結果飛行時間越來越短,上面那些600mah的老舊電池竟然只飛1分鐘就爬不動,量電壓竟然還有 3.9V,這下問題更大了!
當初買 V100D03 就是著眼於輕巧,可以把 4G3 飛不動的舊電池再利用,沒想到問題更嚴重。
仔細回想,V100D03 有著和 4G3 相近的重量,主旋翼直徑卻少了 20%,那又怎麼飛得起來呢?靠的就是轉速!
旋翼效率低的時後,轉速越高則消耗在風阻上的比例越高,而 V100D03 主旋翼轉速達到 4900 轉,原本效率就不高的主槳,這下又耗掉許多能量在風阻上,光停懸就很耗電了!
該是換上風評很好的 mCPX 槳的時候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0TtaFD-CWxwhl14FJJ3QW07raVhU4vIpZSwMElsR8Z9MSV3FTNpWiZVpCmcho9IqBdTx0sord850sMuTvMJy68fGuWxlfGuh6lIaIX2RCpq3Kf6wrZg9lBaBCmLEbjuAPqsug_LPZeWc/s1600/110627-10.jpg)
換過之後果然脫胎換骨,機子可以快速衝向天際,原本只能飛 1 分鐘的老舊電池,現在也能撐到3分鐘了,怎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其實都是風阻惹的禍。
仔細回想,V100D03 有著和 4G3 相近的重量,主旋翼直徑卻少了 20%,那又怎麼飛得起來呢?靠的就是轉速!
旋翼效率低的時後,轉速越高則消耗在風阻上的比例越高,而 V100D03 主旋翼轉速達到 4900 轉,原本效率就不高的主槳,這下又耗掉許多能量在風阻上,光停懸就很耗電了!
該是換上風評很好的 mCPX 槳的時候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0TtaFD-CWxwhl14FJJ3QW07raVhU4vIpZSwMElsR8Z9MSV3FTNpWiZVpCmcho9IqBdTx0sord850sMuTvMJy68fGuWxlfGuh6lIaIX2RCpq3Kf6wrZg9lBaBCmLEbjuAPqsug_LPZeWc/s1600/110627-10.jpg)
換過之後果然脫胎換骨,機子可以快速衝向天際,原本只能飛 1 分鐘的老舊電池,現在也能撐到3分鐘了,怎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其實都是風阻惹的禍。
mCPX 主槳比華科爾發泡槳薄了 0.6mm,但最大的差別-是翼前緣的破風面,發泡槳無法讓前緣銳利,而 mCPX 塑膠射出的主槳則把翼前緣做得像刀片一樣銳利,高速旋轉阻力小了很多,0 螺距的轉速馬上提升到 5100rpm。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ax8-rh8BX_CUos_UxSJGURMT6w6UYIuP4n3K45St8kMiikBXaQ2hr61aUofWBqfkeXqs5DEbjgdeLs-_xCNZHE78EeZWyXocHmF7s1JEfFPVNBR4BppS3_Fb4f7nS_xnN7vMXeC51h6A/s1600/110627-11.jpg)
妙的是 mCPX 兩支槳比原廠發泡槳多了一克重量,每分鐘五千轉的慣性讓他更穩定,原先 V100D03 太溜的手感現在更穩重一些,航道飛行抬頭現象也少了點,更棒的是摔機損壞率低了很多,不會擦一下地板就炸開了。
當然缺點不是沒有,雖然槳不會斷,但對橫軸與伺服機的傷害很大,這顆微小伺服機很快就掃齒了!
結論是:每個人都該試試看!
現在我的一堆舊電池都能重上戰場了,但舊電池終究內阻大,飛到無力時電壓下降很快,加上剛開始測試 V100D03 時就發現,沒電時陀螺儀還是會偏移,讓十字盤歪斜,只是幅度比以往小很多,我還是依慣例幫他裝顆大電容才好。
拆開接收機才發現只剩一片電路板,板上沒有穿孔可以固定大顆電容,直接在微小的表面焊接零件上面黏了一顆大電容器,結果下場淒慘,折幾下就把原本的 2.77V 穩壓 IC 腳給折斷了,連接到電容器的銅箔也拉掉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f5vW5f3Rj20w4ph2210hE2tZCNuZsaPkO5-PNj1pxQHEDiqzPDvCDMNzhkwhEQNtLbadL8aSaEGDTdJ9_8hrKBuJpZ3lnVktXnyelyH41RPSEAeu3Ada0BdVvBI6AFVlmQPVhMMikKoM/s1600/110627-12.jpg)
情急之下,找到一台報廢 MP4,拆下 3V 的穩壓 IC,還有大顆的 SMD 電容,直接焊在板子上,看起來有點狗啃,系統電壓由原本的 2.77V 提高到2.9V,還好用起來完全沒問題。
呼,鬆了一口氣!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Blo2rAhU9v9T6nTjKcw3vMc9RbTyVwzAGXPddm3E9d1v9OsGbDtbhlQ7CTcy9mKpY5nDyFKmzRlWZF_CWhK2xZ640nktf9Me9VsD7U-myqS78JUCqp0-56_Q5og_A9x0R0jE8HLop22Q/s1600/110627-13.jpg)
大電容的好處就是不管我怎麼操機子,就算沒電了在地上爬,尾巴和十字盤都不會跑掉,可以盡情的放電!
結論是:我有練過神功,沒有把握的人請慎思!
至此 V100D03 大致都玩遍了,剩下耐用度還沒有充足經驗!
倒是測試過程摔了不少次,累積了不少實戰經驗,原本對機件脆弱的印象慢慢改觀!
塑膠槳的確非常耐摔,加上我在摔機前都會迅速收油門,因此只磨掉一些主齒,撿起來都能繼續飛行,雖沒 mCPX 那般耐摔,但已超出我的期待。
唯一有問題的是伺服機!
這顆特殊伺服機比以往都小,然而無平衡翼加上高轉速槳,撞擊時對伺服機傷害很大,除了容易崩齒外,超薄的 VR 也變成新的問題!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mzq0gXi4kH-0ngcpH3I50zYo02WTyBtf6qGkL1v98wJNQV6hy41qipOQ-g9vAHn2C8qVQLEqJOPdh4UZvFJaGyHAxeuLPPdAZcu0xQRKlJtZBQBpxxSZGlriY3d7WjJvqJudIJ1ZXdpI/s1600/110627-14.jpg)
新伺服機拜這顆 VR 之賜,高度縮減了很多,但我的 ELEV 伺服機問題就出在這裡,摔幾次後伺服擺臂會倒轉 180 度,原因就是這顆 VR 有點變形而接觸不良,有時候電阻數值會消失,嚴重的時後伺服擺臂會 360 度不停旋轉!
看來主要的備料會是伺服機和大齒盤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cciK_HNVvNHvo_PrfUCRdWNDYo8LfNSdPXjVCLCjUvfjJmVaVn23bpImBuKExdprNQPPlR8fx4DBoS2wvsS-YD-xq1z4PSEnfNHx-GurpaB8_P0cL8W8gxU21eyYd2g0nfeYzBUR8gis/s1600/110627-15.jpg)
這個周末掃到颱風尾,周六台中下雨,周日自己一人到竹北飛場,抓住難得機會,測試 V100 抗風性如何。
改過 mCPX 塑膠槳之後果然比以前好飛,但陣風實在太大,有時候遇到強陣風無法前進、觔斗翻過去剛好遇到強風直接被吹去撞樹、還有伺服機偶爾失控而迫降,結果變成壽命測試。
除了原本就有點問題的 ELEV 伺服機外,就只有尾管有點裂開、主齒有點磨損、橫軸有點彎曲而已,有點像 mCPX 那樣摔完繼續飛的感覺。
不過別忘了 V100 動力強大很多,照說摔機是很容易損壞的,為何我的影片裡面總看似無任何損傷呢?其中還是有點技巧的!
1. 及早關油門,寧可自由墜落也不要為了救機而鏟土。
2. 找草地軟土來摔。
至於飛行感覺還是怕強風,抬頭現像減輕了但很容易被抬高,倒是航線維持得比我的 250FES 還順,不過和我的王牌 V120D02 比起來則還差了很多!
這台 V120 飛起來除了偶爾被陣風抬高壓低外簡直快有 450 的穩定感,機身角度幾乎不受風的影響,真是太神奇了!
這全要歸功於我的配重加上碳纖槳的重量,才讓他有這種穩定度!
既然如此,V100 裝上 mCPX 的高速槳應該會飛得更好吧,為何我沒用呢?
因為新品剛拆封時才碰一下子彈頭就斷掉了,射出成型時裡面包了顆氣泡,只好寄回去換新,下次再試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6Mcbq0xYnFUkMCY8Q9DL8ToAWJ95aXtbzDHiMM0YkiUpswSkd52jSZPDK8_lB5hrzjE6odlfnwYP7_ob90B6o09aV2zPtoolMLZimiTwEsdhJDfAV00I3-btU7Ip6ADHOMK5izB65beI/s1600/110627-16.jpg)
結論是:每個人都該試試看!
現在我的一堆舊電池都能重上戰場了,但舊電池終究內阻大,飛到無力時電壓下降很快,加上剛開始測試 V100D03 時就發現,沒電時陀螺儀還是會偏移,讓十字盤歪斜,只是幅度比以往小很多,我還是依慣例幫他裝顆大電容才好。
拆開接收機才發現只剩一片電路板,板上沒有穿孔可以固定大顆電容,直接在微小的表面焊接零件上面黏了一顆大電容器,結果下場淒慘,折幾下就把原本的 2.77V 穩壓 IC 腳給折斷了,連接到電容器的銅箔也拉掉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f5vW5f3Rj20w4ph2210hE2tZCNuZsaPkO5-PNj1pxQHEDiqzPDvCDMNzhkwhEQNtLbadL8aSaEGDTdJ9_8hrKBuJpZ3lnVktXnyelyH41RPSEAeu3Ada0BdVvBI6AFVlmQPVhMMikKoM/s1600/110627-12.jpg)
情急之下,找到一台報廢 MP4,拆下 3V 的穩壓 IC,還有大顆的 SMD 電容,直接焊在板子上,看起來有點狗啃,系統電壓由原本的 2.77V 提高到2.9V,還好用起來完全沒問題。
呼,鬆了一口氣!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Blo2rAhU9v9T6nTjKcw3vMc9RbTyVwzAGXPddm3E9d1v9OsGbDtbhlQ7CTcy9mKpY5nDyFKmzRlWZF_CWhK2xZ640nktf9Me9VsD7U-myqS78JUCqp0-56_Q5og_A9x0R0jE8HLop22Q/s1600/110627-13.jpg)
大電容的好處就是不管我怎麼操機子,就算沒電了在地上爬,尾巴和十字盤都不會跑掉,可以盡情的放電!
結論是:我有練過神功,沒有把握的人請慎思!
至此 V100D03 大致都玩遍了,剩下耐用度還沒有充足經驗!
倒是測試過程摔了不少次,累積了不少實戰經驗,原本對機件脆弱的印象慢慢改觀!
塑膠槳的確非常耐摔,加上我在摔機前都會迅速收油門,因此只磨掉一些主齒,撿起來都能繼續飛行,雖沒 mCPX 那般耐摔,但已超出我的期待。
唯一有問題的是伺服機!
這顆特殊伺服機比以往都小,然而無平衡翼加上高轉速槳,撞擊時對伺服機傷害很大,除了容易崩齒外,超薄的 VR 也變成新的問題!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mzq0gXi4kH-0ngcpH3I50zYo02WTyBtf6qGkL1v98wJNQV6hy41qipOQ-g9vAHn2C8qVQLEqJOPdh4UZvFJaGyHAxeuLPPdAZcu0xQRKlJtZBQBpxxSZGlriY3d7WjJvqJudIJ1ZXdpI/s1600/110627-14.jpg)
新伺服機拜這顆 VR 之賜,高度縮減了很多,但我的 ELEV 伺服機問題就出在這裡,摔幾次後伺服擺臂會倒轉 180 度,原因就是這顆 VR 有點變形而接觸不良,有時候電阻數值會消失,嚴重的時後伺服擺臂會 360 度不停旋轉!
看來主要的備料會是伺服機和大齒盤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cciK_HNVvNHvo_PrfUCRdWNDYo8LfNSdPXjVCLCjUvfjJmVaVn23bpImBuKExdprNQPPlR8fx4DBoS2wvsS-YD-xq1z4PSEnfNHx-GurpaB8_P0cL8W8gxU21eyYd2g0nfeYzBUR8gis/s1600/110627-15.jpg)
這個周末掃到颱風尾,周六台中下雨,周日自己一人到竹北飛場,抓住難得機會,測試 V100 抗風性如何。
改過 mCPX 塑膠槳之後果然比以前好飛,但陣風實在太大,有時候遇到強陣風無法前進、觔斗翻過去剛好遇到強風直接被吹去撞樹、還有伺服機偶爾失控而迫降,結果變成壽命測試。
除了原本就有點問題的 ELEV 伺服機外,就只有尾管有點裂開、主齒有點磨損、橫軸有點彎曲而已,有點像 mCPX 那樣摔完繼續飛的感覺。
不過別忘了 V100 動力強大很多,照說摔機是很容易損壞的,為何我的影片裡面總看似無任何損傷呢?其中還是有點技巧的!
1. 及早關油門,寧可自由墜落也不要為了救機而鏟土。
2. 找草地軟土來摔。
至於飛行感覺還是怕強風,抬頭現像減輕了但很容易被抬高,倒是航線維持得比我的 250FES 還順,不過和我的王牌 V120D02 比起來則還差了很多!
這台 V120 飛起來除了偶爾被陣風抬高壓低外簡直快有 450 的穩定感,機身角度幾乎不受風的影響,真是太神奇了!
這全要歸功於我的配重加上碳纖槳的重量,才讓他有這種穩定度!
既然如此,V100 裝上 mCPX 的高速槳應該會飛得更好吧,為何我沒用呢?
因為新品剛拆封時才碰一下子彈頭就斷掉了,射出成型時裡面包了顆氣泡,只好寄回去換新,下次再試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6Mcbq0xYnFUkMCY8Q9DL8ToAWJ95aXtbzDHiMM0YkiUpswSkd52jSZPDK8_lB5hrzjE6odlfnwYP7_ob90B6o09aV2zPtoolMLZimiTwEsdhJDfAV00I3-btU7Ip6ADHOMK5izB65beI/s1600/110627-16.jpg)
回覆
- 1樓原來前輩週日也有去飛呀!!!
我一早起來,看見外面風大到樹木拼命搖,心就涼一半了,連450也不
敢拿去拚了 ~~
這週看來您行程滿檔,下禮拜再看看有沒機會來竹北一起飛囉!
我的120屁股抖到發麻的問題還沒解決,換了尾橫軸跟軸承還是不
行,真的有點頭痛!
最近想搞個V100D03的頭,裝在120上面,不知道行不行?主要是要用
他的相位器啦. - kakkoii12 於 June 29, 2011 04:47 PM 回應 | 來源:59.120.191.22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2樓看了這篇V100D03的文章後~才發現...
華牌的基本結構不"徹底"改變,重量是無法再減輕的!!
EJ大~辛苦啦!!
老話一句~有你真好!! - wan0761 於 June 29, 2011 09:39 PM 回應 | 來源:180.176.152.132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3樓ej大,
你真的很有實驗精神耶,上次看你飛華牌的機子,每一隻都調
的很棒,我啊大概只有買回來那時有如此的順暢度,最後只好
投向大機子的懷抱啦,這禮拜風真的不小,強風下還可如此飛
行,技術真的有給他到位,我已經兩個禮拜沒飛,手快癢爆了,
這禮拜天氣許可的話,一定要給他爽飛幾趟. - MERRELL 於 June 29, 2011 11:17 PM 回應 | 來源:118.169.34.217 | 刪除 | 設為隱藏
- 4樓EJ大~
今天借了飛友的DX8試飛了前天買的MCPX~3顆電池~其實,手
感跟我現在的M120很類似!但是...手感也少了很多...或是該
說~乾淨許多??
飛了後,真有點小小的感動,其中故意摔了3次機!還真的是
撿起來~喬一喬~又繼續飛了...一直把MCPX當玩具排斥的我,
完全改觀!
真是好飛~精準、動作乾淨俐落!真有大機穩定感~完全沒有
重量的慣性及華牌3軸的多餘介入!(也可以說怪異)不過,鎖
尾還是會小飄一下...動力也較弱一點!
回到家我仔細想了一下,以操控來說~華牌的機子與MCPX最
大的差異~就是~移動時重量的慣性!!以結構而言~華牌必需
擺脫先天的架構,移除所有不必要的重量,才有機會與MCPX抗
衡...
不過,雖然耐摔~我卻比較懷疑夠不夠耐用!!(機板、碳刷
主尾馬達、伺服機等)
以上是我的感想,不知您覺得呢? - wan0761 於 July 3, 2011 02:02 AM 回應 | 來源:180.176.152.132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6樓厲害
如果使用d08的槳配上CP的接收會有更驚豔的表現嘛? - 0.0 於 December 24, 2011 11:04 PM 回應 | 來源:118.170.211.127 | 刪除 | 設為隱藏
- 7樓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V100D03兩顆電變...線路要怎麼裝??
1~接電池部分有兩條???
2~兩顆兩顆電變同時供應5V給接收機不會有問題嗎??
===========
最近想用~
RX2622V+250主動力組+V120內轉無刷(尾巴)
來組裝1/35眼鏡蛇
可是V120的12A電變是1S電池的~
250的20A電變是2S電池的~
線路該怎麼接~
請問板主在這方面有何建議
還有在網路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單買到小螺旋槳
(尾巴要用的)是否給點提示~
感謝您~ - 於 February 5, 2012 02:09 AM 回應 | 來源:125.229.184.62 | 刪除 | 設為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