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0

110609 精調細旋好飛機 - 下篇



上一篇內容著重在磨擦阻力的排除,動力強勁之後,機體震動的問題會更加明顯,剛好 RCTW 有人問這問題,因此再把我的震動排除方法整理出來,希望沉陷華科爾苦海的飛友們可以找到明燈,早日海闊天空,不必上岸就能自在翱遊。

話說震動來源千變萬化,只要會動的東西就會產生震動,就看我們如何將他減到最低。
新機震動都很小,因為零件新、調整適當,大致上都沒問題,問題是摔機後怎麼處理!

最常見的就是摔機後主齒輪磨損,馬達咬到變形的主齒當然有阻力,引發的震動可大可小,端看變形量的大小而定。
換齒輪當然好,但只損壞一點點的齒輪就這麼丟掉實在浪費,用刀片慢慢刮乾淨也可以,但是細小的黑色齒輪讓我看到眼睛脫窗也看不清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另一個主齒輪,互相刮磨,利用正常的齒輪形狀來刮除損壞的一方,簡單幾下就能把毛邊刮除乾淨,轉起來就不會有忽大忽小的阻力。



當然主軸橫軸一定要非常正直,不然轉起來一定會抖,一直以來我都在玻璃上滾動,再用鉗子矯正,至今少說喬了數百次,省錢又環保。喬好的主軸未裝旋翼頭之前記得先空轉測試,轉起來完全看不到殘影才是合格的主軸!

主軸喬好之後還要注意旋翼頭塞進去有沒有間隙而搖動,因為整個旋翼頭就是直升機的靈魂,加上轉速又高,有間隙就會引發震動。
鑑於這個間隙非常細小,只有幾條的縫隙怎麼填補呢?
我拿具有韌性同時抗拉的薄塑膠袋(霧面半透明這種),塑膠袋延展後既薄又密合,塞進去就不會搖動了。



當主軸和齒輪都排除問題後,只剩主槳和和橫軸的問題了!
把我在 RCTW 寫的內容再複習一遍:
1. 主軸橫軸要直,不直振動就難以完全消除。
2. 旋翼頭不能搖晃,有的旋翼頭插進主軸之後還有間隙可搖動,轉起來就可能是振動來源。
3. 減震橡膠最關鍵,兩邊硬度或間隙不一致就會震。用久了橡膠中心孔可能擴大,兩邊不一致也會振。
4. 旋翼兩邊鬆緊度不一致就會振。
5. 當然主槳配重平衡(包括重心)、風阻不一致也會振。

道理很簡單,兩邊不一致就會引發振動,解決方法有很多,但是其中巧妙程度很難簡單描述,或是通用適合每一結構,這需要自己去嘗試。

我的 V120D02 換上 M120 的碳纖槳後便一直震到酥麻,原因就是減振橡膠中心圓孔磨損,先前用熱縮套管填補了間隙很大的一邊,另一邊沒補,於是就開始震個不停,怎麼平衡主槳都沒用,後來把另一邊用回相同硬度的橡膠,同時補上熱縮套管,症狀就改善了。



減震橡膠一直都是華科爾無法完美的地方,從以前到現在,有的硬有的軟、有的直徑大有的比較小,通常出廠新機都有個不小的間隙,非但無法減震反而是操控不良的元兇。
網路上也有人賣甜甜圈形狀的剪震橡膠,那個更不能用,因為外徑太小,中心孔又太大,厚度也不足,上圖裡面有四顆就是買來實驗然後丟著從來都沒用過。

我也買過橡膠條來切、買 4.5mm 的打孔器自製過,然而效果都不好,最方便的還是原來的橡膠,利用橫軸螺絲來迫緊使之變形撐大,如此可以排除間隙並調整橡膠軟硬度,中心磨損後還用熱縮套管補起來變可繼續使用!
當然原廠橫軸都太長,所以要加墊片,我的 V120 每邊墊到 0.5mm 的厚度才夠。



至於0.5mm 的墊片何處尋?鋁罐做的墊片厚度約 0.1mm,墊5片很麻煩,也怕兩邊厚度不一致,於是我找到 EP200 的小銅墊,厚度0.4mm,中心孔稍微磨一下就可塞進1.5mm的橫軸。



小墊片記得要墊在軸承那邊,橡膠這邊直徑要和原廠墊片一樣大才好,太大會卡到外框而無法活動,太小會讓橡膠變形嚴重而容易損壞。墊片的理想厚度是完全鎖緊橫軸螺絲時剛好讓橡膠硬梆梆,螺絲退半圈到一圈就能讓橡膠有彈性又沒有間隙,用力扳主翼能稍微傾斜的程度。



橡膠太軟有個不良後果,就是螺距重負載時整支橫軸會同時上下移動,這樣螺距控制會有延遲而且不易精準。
像 Trex 250 兩塊橡膠距離很遠而且很厚,基本上很難同時上下移動; EP200 早期的橫軸中央有插銷,讓橫軸只能像蹺蹺板轉動,這些都是方法。
自從我飛無平衡翼的 V120 後,利用剎車盤螺絲孔還有額外妙用,只要一支螺絲就能讓橫軸有翹翹板的功能,在飛場還能快速調整橫軸硬度。



當然繃緊了就容易損壞橡膠中心孔,記得力道要控制好,真的損壞之後用熱縮套管縮緊在橫軸上再套上橡膠,用刀片切除多餘部分就好了。
我這台 V120 隨機附的減震橡膠到現在還在使用沒換過。

橡膠弄好後還有槳夾的鬆緊度也很重要,兩邊不一致就會震,但如何抓才剛好呢?
很簡單,要嘛緊一點,不然就鬆一點,因為很難兩邊同時不鬆不緊!

像我的 V120 換上碳纖槳後必須把槳夾放鬆來消彌細微餘震,4G6S塑膠頭則是繃緊槳夾及橡膠才不會振。
簡單來說就是硬頭放鬆,軟頭鎖緊,讓旋翼保有適度緩衝又不過度振盪。

記得尾槳一定要鎖緊,越緊越不會共震,這是很實用的方法。

當然主槳的平衡也至關重要,有人用平衡器平衡後以為這樣就平衡好了!
其實微型槳很難準確量出重心位置,因槳夾根部可能影響重心的量測但實際轉起來對慣性影響卻不大,就算重量一樣也難保重心會一致,因此我都上機實際運轉來抓平衡。
雖然試誤法有點不專業,而且貼膠帶要憑靈感,有時後改變大小及位置才能得到最好結果,但這是用平衡器很難做到的動態平衡!



震動排除後三軸陀螺儀才能發揮正常功能,當然用橡皮筋把接收機綁住才不會搖晃,我的原廠馬達也用自製大型散熱片撐到現在,一向都是連續不間斷的 3D 操機,馬達至今沒衰退跡象,原因可能就是散熱夠好。

散熱片對馬達的包覆性一定要夠緊夠大才能及時交換熱量,另外散熱片的厚度和截面積要夠大才能快速傳遞,還有鰭片跟空氣接觸面積要大、流量要強才能迅速散熱。
我用 1mm 鋁板自製散熱片可以從頭包到腳,散熱面積大,用螺絲繃緊增加密合度,配合機頭罩開口導引氣流吹過來,或許這些措施讓他可以承受 14T 馬達齒的超量負載而不過熱吧。



另外我用一根鋼絲把前伺服機扣在機身上,伺服機再也不會翹屁股了,升降舵的控制比較準確!



還有我很久以前就一直用來填補球頭間隙的一帖藥方,鐵氟龍膠帶!
填補後球頭可以完全無間隙卻又能順暢滑動,這一味可以讓你不用換拉桿也有精確的操控。



最近有新手反應尾舵行程明明夠大卻鎖不住的問題,剛好我的 4G6S 也遇到了,其實就是螃蟹爪滑動而已,把滑套壓緊讓他盡量突出螃蟹爪,然後用快乾黏住就好了,這應該是華牌病友都知道的程序吧。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我的 2801 PRO 發射機,這隻發射機是一年前因 4G6 飛超過 80 米會斷訊而買的,一年來除了熄火開關被我摔斷、天線折座被我摔壞之外,其餘運作一切正常,但不久前開機後真的被我遇到了!



搜尋了很久才找到我在 RCTW 發過的文章,當時也是照國外的程序翻譯過來的:
1. 在 Stick 目錄下把 ID Code 改成 000315 後按ENTER
2. 到 Display 目錄下按 UP/DOWN 進入校正模式。
3. 依序校正每一軸,依提示設定搖桿的低、中、高位置!

但是照程序走卻沒辦法設定,後來才試出 UP/DOWN 要同時按,然後重新校正輸入搖桿的低中高點數值就可以用了。
此數值還可看出華科爾的解析度和VR的線性如何!
只是所有設定值都遺失了需要重建,還好我有另一台 2801E,拷貝一些舊資料來改比較快。



至此我的撇步都講完了,想玩機械的人再投入華科爾的淵藪吧,只想飛卻不想調機的新人請趕快跳槽,不然一下水就開始掙扎,想救你又很費力,大家都難過!



端午佳節起了大早來到國美館,6 點左右停車場非常空曠安靜,空氣清爽風也很小,是最適合飛行的時後。



剛起床的太陽明亮清晰,強烈卻不火辣,照進綠油油的草地顏色飽滿鮮豔,還有黃澄澄盛開的阿勃勒,乾淨的藍天當背景,光看就讓人精神抖擻,能在這裡飛直升機更是一種享受!



V120D02 裝上 M120 的碳纖槳,總重只比原本發泡槳多了1克,但轉動慣性卻大了許多,加上我的台灣人配重後,抬頭現象更輕微了,航道更穩更順!



碳纖槳厚度和發泡槳一樣,但翼面堅固,抗扭曲能力好很多,還有翼前緣比較尖銳,風阻更小。



當然比較重的槳會讓翻滾速度變慢一些,還好我的循環螺距角度夠大,翻滾速度還是很有水準,算是性能和穩定性的平衡吧。
影片中沒遇到大風,看不出抬頭現像減少的幅度,但我這台 V120D02 的確越來越穩,越有大機風範。



接著拿出許久未飛的 4G6S,天哪,怎會這麼難飛?十字盤動作有個明顯的延遲,因此操駕起來總是搖搖晃晃的,完全失去過去的穩定手感!

回家仔細檢查後發現我只做了一個變動,就是把橫軸減震橡膠放鬆,讓他有鬆弛感而已,本來想藉此減輕旋翼震動,沒想到卻難飛好幾倍,機子就像喝醉酒一樣搖搖晃晃,想修又慢半拍,於是越搖越大,過去的輕鬆飛行感覺完全消失不見了!

常常看到新人說機子很難操控,或許這就是原因吧,因為打從52#時代開始,我就把避震橡膠繃得緊緊的,這樣操控才直接。
有了三軸陀螺儀幫你平衡,照說減震橡膠更不該放太鬆,不然動作的延遲可能和陀螺互相干擾。
大家自己試看看吧!




回覆
  • 1樓
    真是大補帖呀 ~~~~
    多年精華彙整在一起,新手讀了馬上增加一甲子功力,呵呵!
    謝謝囉 .
  • kakkoii12 於 June 10, 2011 04:04 PM 回應 | 來源:223.139.11.238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2樓
    前輩,不好意思!
    剛剛忘了問,鐵氟龍交代的厚度是用多少mm的?
  • kakkoii12 於 June 10, 2011 04:21 PM 回應 | 來源:223.139.11.238 | 刪除 | 設為隱藏
  • Nitto Denko 903UL - 0.08mm
  • 版主 於 June 10, 2011 06:45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3樓
    這帖整理的真好!想請教一下ej大大,如何將Youtube影片
    Po在無名上面,又能夠直接點擊播放,不用另外連結出去
    呢?感恩!
  • harrycomm 於 June 10, 2011 04:42 PM 回應 | 來源:59.120.6.17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檢舉
  • Youtube 影片下方按分享,再按崁入,勾選"使用舊版內嵌程式碼",複製崁入內容。
    無名編輯時要先進入html編輯,貼上連結就好了。

    至於無名有些問題要自己想辦法,我的IE已經怪怪的,貼出來的影片在編輯時看不到,預覽時才看得到。
    另外我的IE在修改已發表文章時會轉換Youtube連結變得無法直接觀看,因此發文過後我都用Chrome瀏覽器編輯,但Chrome只能看無名的htme編碼,所以發新文章時用他又不方便!

    真是一團亂啊!
  • 版主 於 June 10, 2011 06:53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4樓
    我只能說~有你真好!!
    關於鎖尾飄移問題~我發現了~是尾舵機推力不足!明明左右行程充
    足,螃蟹爪也沒有滑動...靜態測試都正常,但只要尾旋翼一轉動到
    一個速度以上~打尾舵就會發現無法完全定位走完行程!離到底行程
    目測約有2-3mm的間隙!
    這兩天我測試好在向您報告一下~
    ㄟ...有開放拜師學藝嗎?我排第一喔!!
  • wan0761 於 June 10, 2011 10:30 PM 回應 | 來源:180.176.152.132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注意尾橫軸螺絲要鎖緊,螺絲鬆了槳夾退出就會讓拉桿卡卡的。
  • 版主 於 June 11, 2011 02:11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5樓
    今天"親眼見證"前輩飛 V120D02 原地翻+倒飛停懸,真是過癮呀
    ~~
    那台 V120D02 被前輩調到真是有夠穩,跟新機一樣讚,我的
    D02 正等著動大手術,希望手術之後,有前輩那台 80% 的狀態我就要偷笑了!

    至於那台失控的250飛狼,換完橫軸跟主旋翼,已經順利起飛囉!!
    說也奇怪,帶回家之後,拆了主旋翼之後再重新對頻....一切正常,
    真的是很怪~~ 莫非真的跟前輩的 2801 撞頻了?? 呵呵!

    先前頭好壯壯時拍的首飛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G1P6vg3FEI
    感度調太大,有點晃!!
    感覺 CCPM 的 410M 有點怪,打舵時會會跳一下跳一下,本想今天請前輩把脈一下的,呵呵~~

    下回前輩有機會再來竹北飛,再通知一下囉!!
    M大的 TREX-500 飛起來真的好威呀~~ ^^
  • kakkoii12 於 June 12, 2011 08:27 PM 回應 | 來源:61.216.114.68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好像真的是互衝吧,後來我的V120想試試抗風性,但對頻後尾陀螺竟然失效,完全沒有陀螺作用。
    回到家,重接電,一切都好了!

    或許老天爺叫我們不要飛,不然損失更重也說不定。
    我的V120小傘齒快磨光了,雖然尾槳還會轉,但推力小了很多,回來檢查才知道!

    你們也讓我見識到大機的穩定優雅,的確是小機很難比擬的!
  • 版主 於 June 13, 2011 09:49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6樓
    ej大對付小機子真是有一套啊! 該要換450級了
    我是Jimmy, 今早沒帶機子去的飛友~
  • JimmyHung 於 June 12, 2011 09:29 PM 回應 | 來源:61.230.186.18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檢舉
  • 我只有小機子摸比較熟而已啦,感覺Jimmy大和M大對直升機的熱情比我大很多倍啊,聽著你們的談話手也開始癢了!
  • 版主 於 June 13, 2011 09:55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7樓
    但是小機也有小機方便的地方啊~就是像園道飛場就能爽爽飛
    了,像我的450Sport就只能跑其他飛場了.我是週六那天去園
    道看你們飛的新手,後來也順便測試我剛組好沒多久的450,下
    週應該是帶著mcpX去練練飛了。
  • 小張 於 June 13, 2011 11:00 AM 回應 | 來源:114.38.72.182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其實園道這邊真的不大,飛120剛剛好,越大台越需要高超的技術才行!
  • 版主 於 June 14, 2011 08:14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8樓
    >記得尾槳一定要鎖緊,越緊越不會共震,這是很實用
    >的方法

    不知道D05的尾槳是不是不合M120用,沒法鎖緊.
    可能要加個墊片材料.
    另外橫軸橡膠墊圈那麼重要喔
    謝謝大大熱心又給大夥上了一課.
  • Adam 於 June 13, 2011 06:26 PM 回應 | 來源:59.124.167.223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聽說M120尾槳夾是鋁合金做的,不像塑膠有彈性,用力鎖緊就好了!
    加墊片比較好,不會因為兩邊硬鎖變形不一致。
  • 版主 於 June 14, 2011 08:18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9樓
    可否請教ej大,關於2801Pro做完“3. 依序校正每一軸,依
    提示設定搖桿的低、中、高位置!”後,在Monitor選項中發
    現,EVEL沒在中間項,如果不用控上微調鈕微調的話,該怎
    麼在機械部份做微調呢?
  • harrycomm 於 August 21, 2011 10:22 PM 回應 | 來源:123.204.112.175 | 刪除 | 設為隱藏 | 檢舉
  • 校正各軸的時候已經輸入中間值了,照說Monitor裡面應該會置中才對,檢查發射機裡面VR會搖動?
  • 版主 於 August 22, 2011 10:56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