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qiWwVH3gcKA0pYbBAhRjNsSe2-I6Rj7QoI30gwgxnWWOu8bQxqHNeAMZNsEYi_ZnP86ku65PSkic-SfnkcZQwXfInHpdGI9BFvAqZfNNfGDdfDzwYFUtbLejM4HHY73lJOTwPsz_OUzo/s1600/110601-1.jpg)
在我努力解決 V120 抬頭問題的同時,無可避免的遇到所有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 動力不足、電源接頭發燙,一度也心灰意冷想放棄他,甚至也準備好 XTR 馬達,想要跟過去的萎靡不振一刀兩斷。
就在一次摔機更換尾傳動軸的過程中,發現事有蹊翹,傳動系統的阻力已經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因而引發我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找出所有阻力的來源。
排除問題後才發現,原來原廠的馬達竟然也可以這麼強而有力,顛覆以往大家對他的成見。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eN8TDGEnv4x-372B-Ak2hmnA9Mn4-3tf5gs0GHDo1N3F4SpsntBnBjJ5Y1rEqZhXbkBx-thkS3tex3R2LKNMjmTJyLgiJHt0XjM2pd05pz9ydHLrLJYVymsVy2AFuHf-5B5s8EWczEso/s1600/110601-2.jpg)
記得 V120D02 新機到手時用 850mah 電池還能飛到8分鐘,但隨著飛行與摔機次數的增加,我的 V120 只能飛 4 分鐘,不僅飛行無力,電池的電力也放不出來,此時我也和大家一樣開始懷疑 1.馬達衰退、2.電池老化、3.接點接觸不良!
就在一次摔機更換尾傳動軸的過程中,發現事有蹊翹,傳動系統的阻力已經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因而引發我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找出所有阻力的來源。
排除問題後才發現,原來原廠的馬達竟然也可以這麼強而有力,顛覆以往大家對他的成見。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eN8TDGEnv4x-372B-Ak2hmnA9Mn4-3tf5gs0GHDo1N3F4SpsntBnBjJ5Y1rEqZhXbkBx-thkS3tex3R2LKNMjmTJyLgiJHt0XjM2pd05pz9ydHLrLJYVymsVy2AFuHf-5B5s8EWczEso/s1600/110601-2.jpg)
記得 V120D02 新機到手時用 850mah 電池還能飛到8分鐘,但隨著飛行與摔機次數的增加,我的 V120 只能飛 4 分鐘,不僅飛行無力,電池的電力也放不出來,此時我也和大家一樣開始懷疑 1.馬達衰退、2.電池老化、3.接點接觸不良!
當然我早已使盡所有手段來改善,馬達有超大DIY散熱片、接點早換上JST、復活劑噴了又噴,然而每次飛行後電源插座還是發熱,就算換了新的JST也只稍微改善。
危機的背後通常都藏著轉機!(我也一直認為摔機是上天冥冥中的旨意)
當 V120 的尾傳動軸龜裂到無法再用瞬間膠黏合時,換上新傳動軸和新尾齒卻仍然卡卡的,沒有負載時用手轉尾旋翼竟然只滑動一兩圈就停了,還夾雜磨擦聲!
這個發現讓我震驚,仔細查下去才發現整個傳動系統到處是問題,處處是關鍵,稍有不慎就會減損效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Uqx7df2o0E2SlhIXPHfKGyMYBmBh0NHbMw2A7jXIeAjF3e9fS-2lFfZ9Z5InaHeHqIXyGv-y-LM-s6Ru_HP4r0Ugxa_hu6D6jT0_9Mq3C1I75lmR8nXS2XTaVceXYCp1ybl9l86SdspI/s1600/110601-3.jpg)
首先是傳動軸,當我把前後傘齒塞進去,把尾管和機身卡住時,傳動軸就轉不順了,雖然用 2mm 鑽頭把尾管內部因鎖螺絲而擠凸的部分刮乾淨了,但阻力還在。
危機的背後通常都藏著轉機!(我也一直認為摔機是上天冥冥中的旨意)
當 V120 的尾傳動軸龜裂到無法再用瞬間膠黏合時,換上新傳動軸和新尾齒卻仍然卡卡的,沒有負載時用手轉尾旋翼竟然只滑動一兩圈就停了,還夾雜磨擦聲!
這個發現讓我震驚,仔細查下去才發現整個傳動系統到處是問題,處處是關鍵,稍有不慎就會減損效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Uqx7df2o0E2SlhIXPHfKGyMYBmBh0NHbMw2A7jXIeAjF3e9fS-2lFfZ9Z5InaHeHqIXyGv-y-LM-s6Ru_HP4r0Ugxa_hu6D6jT0_9Mq3C1I75lmR8nXS2XTaVceXYCp1ybl9l86SdspI/s1600/110601-3.jpg)
首先是傳動軸,當我把前後傘齒塞進去,把尾管和機身卡住時,傳動軸就轉不順了,雖然用 2mm 鑽頭把尾管內部因鎖螺絲而擠凸的部分刮乾淨了,但阻力還在。
最後發現是前後傘齒向內擠壓軸承擠太緊,讓軸承轉動不順,只要把傘齒稍為向外拉一點就好很多了。
後來也發現傘齒容易前後移動,因此上點螺絲膠固定位置,這樣傳動軸轉起來才有絲一般的滑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BHRDX3s3UBW9jYNxQCX-eZNQV-EgIsXDl53v904sD7fg1TYJEgdejwxnMvZhzRpbNDmD88gnpLvbga9ikuUy7CfMxwwrHNquCuLnEBKkcm_SKQ731A_sjdK0drP_6O2UNQSyaWifGzxs/s1600/110601-4.jpg)
接著裝上尾軸,竟然又不順了!原來那兩個傘齒間隙又太小,轉動時就有磨擦力!
後來也發現傘齒容易前後移動,因此上點螺絲膠固定位置,這樣傳動軸轉起來才有絲一般的滑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BHRDX3s3UBW9jYNxQCX-eZNQV-EgIsXDl53v904sD7fg1TYJEgdejwxnMvZhzRpbNDmD88gnpLvbga9ikuUy7CfMxwwrHNquCuLnEBKkcm_SKQ731A_sjdK0drP_6O2UNQSyaWifGzxs/s1600/110601-4.jpg)
接著裝上尾軸,竟然又不順了!原來那兩個傘齒間隙又太小,轉動時就有磨擦力!
此時只好用力把軸承向前推進尾座,傳動軸上的傘齒也要向前擠,甚至抽出傳動軸,把平剖面向前多切割一點,確保傘齒之間有間隙,也不會擠壓到軸承。
另外鎖尾軸時把固定環拉出來一些,留點間隙讓齒輪放鬆,如此才能確保兩顆傘齒間有足夠間隙。
裝好後只要用手指轉動前傘齒就可檢查磨擦力到底有多少,我的 V120 調整過後可以空轉十圈以上,此時尾部的磨擦力已經減到很小的境界。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zT07R4exodFnNtwTXWzZiwttSuiLzKQh5boqvi_JEODAc0XqkjMju8EJJviSLi7KMhR-XDKOaairCY0il6q77IhA6CLDUlcskcFuWlseGKWleNgD-tUh_M6MbUnTztJFAuO4liJCoVE/s1600/110601-5.jpg)
接著裝上大齒盤和主軸,馬達拆掉轉動看看,竟然這裡也有問題,除了前傘齒要盡量向後放之外,同理可證的是主軸固定環和大齒盤如果壓迫太緊時也會讓磨擦力變大。
另外鎖尾軸時把固定環拉出來一些,留點間隙讓齒輪放鬆,如此才能確保兩顆傘齒間有足夠間隙。
裝好後只要用手指轉動前傘齒就可檢查磨擦力到底有多少,我的 V120 調整過後可以空轉十圈以上,此時尾部的磨擦力已經減到很小的境界。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zT07R4exodFnNtwTXWzZiwttSuiLzKQh5boqvi_JEODAc0XqkjMju8EJJviSLi7KMhR-XDKOaairCY0il6q77IhA6CLDUlcskcFuWlseGKWleNgD-tUh_M6MbUnTztJFAuO4liJCoVE/s1600/110601-5.jpg)
接著裝上大齒盤和主軸,馬達拆掉轉動看看,竟然這裡也有問題,除了前傘齒要盡量向後放之外,同理可證的是主軸固定環和大齒盤如果壓迫太緊時也會讓磨擦力變大。
果然主軸固定環向上移動一點點,主軸可以若有似無的上下滑動,這時轉動主齒輪可以感受到整個傳動系統的阻力又變小了。
最後裝上主槳,全機只剩馬達還沒裝上,轉動主旋翼,靠慣性可以自由轉動5圈以上,看來阻力應該很小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o-DCKRdum2lqKyEHn47z03L4dvOJxKSIDePFEQyMZEyq7b8EJzRqt0LhTz1txaoHaU2VkPlgq9WUf1zE1ePw7N7VnWDJj4VRGhaWFeRl7Z5ze74T9mKwY5EVATWGo-6_XM_BUgB5IqvY/s1600/110601-6.jpg)
當然,馬達齒輪間隙更是關鍵,只因齒輪太細,齒溝又淺,我大約犧牲三分之一的齒溝深度來當間隙,雖然有容易掃齒的疑慮,但可明顯感覺轉動阻力非常小,加上原廠馬達後,主槳還可以空轉3圈呢!
最後裝上主槳,全機只剩馬達還沒裝上,轉動主旋翼,靠慣性可以自由轉動5圈以上,看來阻力應該很小了。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o-DCKRdum2lqKyEHn47z03L4dvOJxKSIDePFEQyMZEyq7b8EJzRqt0LhTz1txaoHaU2VkPlgq9WUf1zE1ePw7N7VnWDJj4VRGhaWFeRl7Z5ze74T9mKwY5EVATWGo-6_XM_BUgB5IqvY/s1600/110601-6.jpg)
當然,馬達齒輪間隙更是關鍵,只因齒輪太細,齒溝又淺,我大約犧牲三分之一的齒溝深度來當間隙,雖然有容易掃齒的疑慮,但可明顯感覺轉動阻力非常小,加上原廠馬達後,主槳還可以空轉3圈呢!
經過如此細微調整之後,原廠馬達又恢復活力了,0 螺距轉速 4300 轉,全螺距也能維持在3700轉,而且電源接頭不再發熱,電池可以一直放電到 3.7V,真是個美妙的經驗。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zn8-yo5a3XhcpnB7m-GcEpBh6ZitAYnL_rPqg3Qdi62FsPtxVLy9lm4Gd4TJqVpEwFcO3axfWcUKccKT9bBMf_JihEBs4qoUU5S6LthhKZArjXLkJdpQr2-JH7uEzEGJWTN0WSrnQtQU/s1600/110601-7.jpg)
適逢我在做 Taiwanese Weight 的改裝實驗,加上重槌後把螺距間隙壓縮不見了,以至於螺距量明顯不足,升力也不夠。
改進方法先是自製相位器,讓螺距量可以超過12度,但即使如此爬升力道仍有不足,於是動起歪腦筋,把原本 005 馬達搭配的 12T 銅齒升級到 14T。
沒想到 005 馬達出乎意料之外的有力,0 螺距轉速高達 4600 轉,全螺距也維持在 3900 不掉轉速。
最神奇的是飛到馬達無力爬升時,電池電壓剛好放到 3.7V,而馬達也不至於燙手,不再聞到漆包線過熱的味道,電池接頭也不發熱,真是太神奇了!
其實在前兩周的影片裡已經可以看到我整修後的成果,因動力充足,翻滾的速度驚人,就像國外高人的影片一樣,現在我也做到了,但我用的只是原廠馬達而已喔!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4jjzLunJgG9hbIonaiqpaJHXeReNFCt9YXvPKuLqYhV-Rl1nByqJgryJgdD5468E0sdjGmO4ujzmTRwiEIjPZjnvWYOs2HCtoimIIHVD9s_XRvXItNJMPYEKXdAIIY_S2egrw2PqDQWo/s1600/110601-8.jpg)
這週把 4G6 十字盤裝上 V120,Micro Heli 的金屬十字盤虛位也是很嚴重,因此整體螺距的虛位只減少一點點,飛起來沒多大差別,影片沒甚麼特別的地方。倒是飛行時間和動力讓人見識到精細調整的可能性,舊電池能夠有力的飛將近 8 分鐘。
這個周末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等了半年終於等到早晨有風讓我快樂的跑帆船!
隔天要飛直升機時就痛苦了,在新竹空軍機場旁邊飛 V120D02 簡直像在坐雲霄飛車,稍有不慎就被風吹得東倒西歪。
大致上 V120 是可控制的,順順的小心飛還可以,但轉彎過程會瞬間掉高度,還有風太大的時後操作循環螺距的能力降低很多,V120 和 4G6S 都一樣容易摔機,只有 250 因動力充足,平安的飛完三顆電池。
影片片頭我拿 V120 當風車,切熄火開關推全螺距,風就把主槳吹得快速轉動!
這個動作除了好玩之外其實是很驚人的,一是證明當時的風有多大,二是可以看出我的機械磨擦阻力有多小,V120 可是沒有單向軸承喔,主槳轉動時是連同馬達一起推動的,三是證明這顆馬達是內轉馬達,不是HP08。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P9_hyphenhyphenj9LELtiCS9NhxJB-NY18H3Uv4Xu7TAC4r20t4OPfRKWVNrPFBga-qf80wd3iXtg8BfGSzYHWFI3dUjOoC2511bDRggrbhZ75Ugh5_GEcjlUqjuGyf-cYXeTeNfwe9mrWO550Cew/s1600/110601-9.jpg)
說了這麼多,其實原理很簡單,小機子所有的亂源都出在 -- 磨擦力!
小機子動力本來就很小,任何環節操作錯誤就直接影響效能,這就是小機不容易搞的地方!
奇妙的是最近正夯的 mCPX ,比V120更小卻沒有華科爾的問題,應該和設計有關吧。
mCPX 設計之初就不讓你調整間隙,因此不會有手感力道差異,問題自然少。
華科爾使用傳統 RC 思維製造,大台機子可以容忍的誤差拿到小機子上則變成嚴重缺點,讓很多人玩不下去。
在我看來事情總是一體兩面,若你只想飛不想動腦筋調機,mCPX 會是很好的設計,但修機的經驗無法套用在其他大台機子上。
反觀華科爾雖然問題很多,但他考驗你的機械調整能力,在嚴苛環境下訓練出敏銳的機械手感,則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經驗!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FpHM4JqmiJAUWie_nwa-_fX3Vo_SJgHZgpidmHB022FITo30Mk_BNDzg_NyahyphenhyphenH3Nr1sw8WNWlpW25hR6hHG6vVouDIMc7n6sekPZWbkBse2wWSwF4ZD4RZ7cuCd7hLS6TOL8g5jDouA/s1600/110601-10.jpg)
哀,竟然飛了四年才領悟出這個道理,以前主軸總是拼命夾緊,深怕一點間隙會讓螺距控制不準。現在想想還真好笑,因為主槳的間隙大成那樣,比主軸間隙大上何止百倍,減少這點微不足道的間隙卻換來極大的能源損耗,真是得不償失啊!
果然,退一步海闊天空!
當我們發現機子老是飛不好的時後就是成長的契機,當我們摔機的時後就是老天爺在提醒我們飛行技術欠佳、調機技術欠佳!
只要想通了這點,每一台都是好機!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I7KZXFZ0XxMsFjH-c4u39eRxd4JHQxJbovmVPGf16_Y6asZWL8YQ4UfZ9cro2BzVFeZqdnHnBNp2Os0w3DAbgP75cRfFpdyumJu0-z4Xg2EBdHHgzNLwInS6fvuW7ru4wQrnjIhcy7vE/s1600/110601-11.jpg)
沒想到 005 馬達出乎意料之外的有力,0 螺距轉速高達 4600 轉,全螺距也維持在 3900 不掉轉速。
最神奇的是飛到馬達無力爬升時,電池電壓剛好放到 3.7V,而馬達也不至於燙手,不再聞到漆包線過熱的味道,電池接頭也不發熱,真是太神奇了!
其實在前兩周的影片裡已經可以看到我整修後的成果,因動力充足,翻滾的速度驚人,就像國外高人的影片一樣,現在我也做到了,但我用的只是原廠馬達而已喔!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4jjzLunJgG9hbIonaiqpaJHXeReNFCt9YXvPKuLqYhV-Rl1nByqJgryJgdD5468E0sdjGmO4ujzmTRwiEIjPZjnvWYOs2HCtoimIIHVD9s_XRvXItNJMPYEKXdAIIY_S2egrw2PqDQWo/s1600/110601-8.jpg)
這週把 4G6 十字盤裝上 V120,Micro Heli 的金屬十字盤虛位也是很嚴重,因此整體螺距的虛位只減少一點點,飛起來沒多大差別,影片沒甚麼特別的地方。倒是飛行時間和動力讓人見識到精細調整的可能性,舊電池能夠有力的飛將近 8 分鐘。
這個周末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等了半年終於等到早晨有風讓我快樂的跑帆船!
隔天要飛直升機時就痛苦了,在新竹空軍機場旁邊飛 V120D02 簡直像在坐雲霄飛車,稍有不慎就被風吹得東倒西歪。
大致上 V120 是可控制的,順順的小心飛還可以,但轉彎過程會瞬間掉高度,還有風太大的時後操作循環螺距的能力降低很多,V120 和 4G6S 都一樣容易摔機,只有 250 因動力充足,平安的飛完三顆電池。
影片片頭我拿 V120 當風車,切熄火開關推全螺距,風就把主槳吹得快速轉動!
這個動作除了好玩之外其實是很驚人的,一是證明當時的風有多大,二是可以看出我的機械磨擦阻力有多小,V120 可是沒有單向軸承喔,主槳轉動時是連同馬達一起推動的,三是證明這顆馬達是內轉馬達,不是HP08。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P9_hyphenhyphenj9LELtiCS9NhxJB-NY18H3Uv4Xu7TAC4r20t4OPfRKWVNrPFBga-qf80wd3iXtg8BfGSzYHWFI3dUjOoC2511bDRggrbhZ75Ugh5_GEcjlUqjuGyf-cYXeTeNfwe9mrWO550Cew/s1600/110601-9.jpg)
說了這麼多,其實原理很簡單,小機子所有的亂源都出在 -- 磨擦力!
小機子動力本來就很小,任何環節操作錯誤就直接影響效能,這就是小機不容易搞的地方!
奇妙的是最近正夯的 mCPX ,比V120更小卻沒有華科爾的問題,應該和設計有關吧。
mCPX 設計之初就不讓你調整間隙,因此不會有手感力道差異,問題自然少。
華科爾使用傳統 RC 思維製造,大台機子可以容忍的誤差拿到小機子上則變成嚴重缺點,讓很多人玩不下去。
在我看來事情總是一體兩面,若你只想飛不想動腦筋調機,mCPX 會是很好的設計,但修機的經驗無法套用在其他大台機子上。
反觀華科爾雖然問題很多,但他考驗你的機械調整能力,在嚴苛環境下訓練出敏銳的機械手感,則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經驗!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FpHM4JqmiJAUWie_nwa-_fX3Vo_SJgHZgpidmHB022FITo30Mk_BNDzg_NyahyphenhyphenH3Nr1sw8WNWlpW25hR6hHG6vVouDIMc7n6sekPZWbkBse2wWSwF4ZD4RZ7cuCd7hLS6TOL8g5jDouA/s1600/110601-10.jpg)
哀,竟然飛了四年才領悟出這個道理,以前主軸總是拼命夾緊,深怕一點間隙會讓螺距控制不準。現在想想還真好笑,因為主槳的間隙大成那樣,比主軸間隙大上何止百倍,減少這點微不足道的間隙卻換來極大的能源損耗,真是得不償失啊!
果然,退一步海闊天空!
當我們發現機子老是飛不好的時後就是成長的契機,當我們摔機的時後就是老天爺在提醒我們飛行技術欠佳、調機技術欠佳!
只要想通了這點,每一台都是好機!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I7KZXFZ0XxMsFjH-c4u39eRxd4JHQxJbovmVPGf16_Y6asZWL8YQ4UfZ9cro2BzVFeZqdnHnBNp2Os0w3DAbgP75cRfFpdyumJu0-z4Xg2EBdHHgzNLwInS6fvuW7ru4wQrnjIhcy7vE/s1600/110601-11.jpg)
回覆
- 1樓master
你的每篇文章 我必拜讀 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 看來我要回
去好好的來整理一下 我的4G6 120D02 改裝的4g6配大陸
G104小陀螺(好久沒有好好的做一下高裝檢了)
另外跟你你請問一下EP200新款3MM FES旋翼頭如果不用他們
家專用的主軸 可否用原先的EP200主軸(約偏長0.6公分吧)
藉由十字盤 連桿 向位器的精細調整達到上下合理的循環螺
矩??
謝謝有你這樣熱心的人在部落格裡造福大家
華科爾應該要支薪或付顧問費給你 - 於 June 1, 2011 08:29 PM 回應 | 來源:61.57.150.235 | 刪除 | 設為隱藏
- 2樓今日架 4G6S 竟然新電飛到4.0V就飛唔起,架機已改
HP08、電源插及電變插,跟據大大提供的方法轉動尾葉,果
然條尾已老化及有很大摩擦力,整組尾座對換後及較正各齒輪
間虛位,架機立即脫胎換骨又飛過,將原本尾座拆開檢查,懷
疑是蟹爪啤令老化,估唔到小小一個啤令就累全機飛唔起!改
天再繼續檢查架 4G6及 4#6,請問大大你有沒有加塑膠齒輪
潤滑油,之前唔知道有金屬塑膠分別,隨便加些潤滑油,結果
報消了幾組主齒及馬達齒。 - larry1234 於 June 1, 2011 10:21 PM 回應 | 來源:14.199.47.89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3樓我的V120D02也應該大拆進行高裝檢了!!
原來摩擦力可以搞垮一個好馬達~~~
謝謝您的分享啦. - kakkoii12 於 June 1, 2011 11:08 PM 回應 | 來源:59.115.225.13 | 刪除 | 設為隱藏
- 4樓讚!!!這陣子開始在戶外練習飛V120&M120光是起風時,就搞的我
心驚肉跳~要停懸就有點困難了~沒想到~您可以在強風之中來去自
如...原來,這真是技術問題阿!!
華牌的零件品質也真是糟糕!前幾天我的V120D02尾管龜裂,一共連
續換了3支...竟然每隻都有狀況!有的已有鎖痕(有使用過),有的
裂了,竟還有尾管的中心孔歪一邊!!唉~品管真糟! - wan0761 於 June 2, 2011 09:17 AM 回應 | 來源:180.176.152.132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6樓ej大~我又有問題請教了!
1.我的m120尾舵的中立點跑掉了!各齒輪均無磨損,而且很順暢
~尾舵左右行程量已最大~陀螺儀感度也調過~最後只能將控上的
尾舵微調調到向右幾乎80%才會停止自旋!
2.v120也一樣,目前正在抓原因...
3.這陣子250也開始上手了,只用一般標準的陀螺儀,操控讓我
感覺就是"乾淨"(不知道這種形容您了解嗎?)...換言之~這種
操控感讓我仔細的思考了...
我是個喜歡爽飛的人,是個菜鳥~也算是華牌的支持者。華牌
的4動我算是練的非常上手了~4面停旋、航道、8字...各種飛行
都OK,也很有相當的自信...但,自從進入華牌6動系列後,幾
乎就是"打掉重練"的感覺!就覺得進步的很慢!!於是約一個月前
再從模擬器開始練,我的感覺是~好像"開竅"了一樣~進步的很
快!4面停旋、航道、翻滾...等等都OK!練起來跟250的手感較
相似!!
但是,再回到華牌M120、V120時...只要動作較大,或較激
烈時~除了鎖尾不準會漂一下外,經常也會有些"怪怪"的干擾~
讓我想放棄華牌,但只要一看到牆上掛的滿滿的華牌零件...
唉...又是一聲嘆息...華牌帶我進入小電直的天空,卻阻礙了
我爽飛的快感!
目前自家樓頂約35坪的空間,已越來越無法滿足我了~250更
顯的空間不足!
EJ大~我迷惑了!看你如此把玩華牌小機~我該在繼續堅持華牌
下去,還是放棄改玩250以上呢?... - dove1 於 June 4, 2011 02:53 PM 回應 | 來源:180.176.152.132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7樓ej 大,
請問,在2801 PRO遙控器的2601 模式,要如何設D/R,把十字盤動
作量設小呢 ?
另外,還有一個 HOLD,讓主馬達停止轉動的功能也可以用嗎 ?
(小弟是想用在 2610S 與 2620V )
謝謝 !! - keven 於 June 4, 2011 11:11 PM 回應 | 來源:61.30.9.236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8樓ej大~
感謝你熱心回覆!應該花了你不少時間!謝謝!!
這句~已經飄到深海了~形容的真貼切!!不過照這個距離看
來,我估計我已經飄到外太空了...
華牌6動系列~我從4G6開始一路玩到M120,的確,鎖尾越做
越好!甚至M120穩定到讓我有大機的感覺!鎖尾很優,很穩!但
是,不知道是不是我操太兇的了(現在都固定飛V120D02與
M120~每天只要不是大雨,我最少都玩10-30顆電池)就是發生
鎖尾問題...一度我懷疑2801發射有問題,但模擬器又都正常,
玩250以上也都正常...
目前的設定,也都跟你敎的一樣~超過75以上會開始抖,75以
下開始飄,所以75目前是最佳化~昨晚將尾舵擺臂換上3孔的,
並改由最內側先測測看~...疑~伺服機老化會有這種情形嗎?
昨天250炸了2次!第一次是對頻時,腦殘~竟套到了M120的設
定...一起飛還沒反應過來就掃地陣亡了~橫軸,主軸,主槳,
連桿報銷...第2次~為第一次的延伸...沒檢查完整,起飛後~
只急拉了一次,就開始自旋...有救了一下,小炸了!主齒掃
齒,導致尾槳轉速不足~
以上2次炸機,以華牌來說~根本不用花什麼錢維修!(算算~真
的玩華牌很省錢阿~為什麼網路上批的人一堆呢?)再加上時間與
空間的考量(玩小機不限空間,也不限時間)更重要的是您的一句
~"已經飄到深海了"...我決定~繼續華牌下去!
我也給自己一個目標~在下個月來臨前,可以在天上自由自在
的翻翻翻!! - dove1 於 June 6, 2011 01:05 PM 回應 | 來源:180.176.152.132 |
| 刪除 | 設為隱藏
- 9樓master
我覺得你應該要去RCTW這篇裡面發言一下(請各位飛友把此文
當FACEBOOK給予我們V100D03BL與MCPX的正面評價)因為有
許多飛友都在看你BLOG 成長與學習到很多 謝謝你 - 於 June 7, 2011 02:39 AM 回應 | 來源:123.194.99.17 | 刪除 | 設為隱藏
- 10樓我也是 ej前輩的忠實粉絲,也是華牌愛玩者!
不過我很少參加討論華牌好不好,Blade 好不好的議題(兩者我都
有!),因為我覺得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玩的機子,無所謂好不好!
爛機子遇到ej前輩這樣的高手,也可以調到很好;再好的大機子,像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玩,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所以,我常來這裡取經,感謝ej前輩分享,我的 V120系列在 mSR /
mCP X/ 450 / 250 夾擊之下,還是我重要的主力機子呀~~~ - kakkoii12 於 June 8, 2011 11:37 AM 回應 | 來源:210.244.59.69 | 刪除 | 設為隱藏
- 11樓ej大您好
拜讀您的文章受益良多...最近有一個問題讓我的D02停飛近2
個月
就是電變接頭跟電池接頭高溫~有什麼問題嗎? - 於 August 10, 2011 09:31 PM 回應 | 來源:218.162.248.150 | 刪除 | 設為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