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5

100614 Walkera - 天才or白癡?



常聽說天才與白痴只是一線之隔,若未顛覆傳統的思考模式,天才在一般人眼中簡直如同白痴一般。

話說近來每次出門都是摔光光再回家,雖然 4G6 壞的零件不多,但摔久了機子越顯老態,很多地方已經鬆垮不堪,難保哪天不會摔到殘廢而零件缺貨待料。加上零件買多了還真不划算,看到 4G6S 空機真的很實惠,一方面可拆零件當備用機,一方面又有三軸陀螺儀可以改善 4G6 敏感怕震的體質,於是利用採購零件之便,順道夾帶了一台 4G6S。



開箱文就不用了,反正直接跳出來就能飛了,只是拿在手上,第一個讓我瞠目結舌的就是那個鬆到快垮掉的旋翼頭了,這是哪個白痴做的品管,當時我這麼想。
不僅主槳夾有 0.5mm 的間隙,橫軸的避震橡膠有裝和沒裝一樣,整個橫軸可以自由上下 30 度角的擺動,這麼誇張的間隙,難怪很多人懷疑華科爾品質低落,對他越來越不信任。



不過仔細看過其他地方,這台機子在出廠前應該有測試過,所以連桿大致有調好,三軸陀螺感度也有調整的跡象。
既然如此,我就先不動手,讓他保持出廠原貌來試飛看看,只將 005 內轉馬達加上散熱片,並把電源接頭改成 JST!



第一次起飛不順,看來還是要先把參數調好才行。
於是參考 Manuel Campos 的設定,但螺距依照這台的能力減小,然後就可以順利升空了!



PLT -123 螺距不能太大PIT +300 Normal螺距稍為平緩一些(+500就和IDLE一樣了)
EXP1 -100 十字盤操控加一些指數曲線,中央位置控制比較平緩,停懸時的小動作修得比較細
EXP2 沒反應
ATS 沒反應
SEN 23% 鎖尾模式
當然,先在 2801模式下把 IDLE 油門曲線設為一直線 0-25-50-75-100 不然沒辦法倒飛



咦,很穩嘛,即使橫軸鬆得不像話,但飛起來完全沒問題,難道這就是三軸陀螺儀神奇的地方嗎?
好奇心驅使之下把三軸輔助關閉了,而 4G6S 竟然再度平穩的飛起來,只是稍微靈活一點而以,穩定度比我的老 4G6 好太多了!

怪哉,以往的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把橫軸逼緊,這樣橫軸墊圈才能發揮緩衝作用,另外主槳夾也要鎖緊,這樣控制才會精確沒有虛位。
可是眼前的 4G6S 卻呈現另外一種境界,機子非常穩定的停旋,亂打舵後機子都能快速的穩定下來,即使三軸陀螺儀關閉了也一樣!

開始覺得華科爾不是那麼白痴,甚至有天才的成分,只是我們不懂欣賞罷了!



星期六到戶外測試操控性能,基本上動作都沒問題,而且航道飛起來還更穩定平順,翻筋斗也沒問題,只是原廠馬達動力不足,沒辦法翻得很快,不過嘗試倒飛時就沒辦法穩住而摔落樹叢。 

再次轉動起來發現有嚴重雙槳和震動,便趁機測試看看三軸陀螺儀的功效如何。
沒想到這樣大的雙槳和震動完全沒影響飛行,4G6S 在地面轉動時震得很兇,然而離地後就穩如泰山,一樣很穩很好飛,看來這三軸陀螺儀真的功效卓著,真的是天才才會想出來的怪招,利用簡單的電子方法來解決小機子難以克服的機械窘境,把小機子帶進一個更好更容易飛的境界。

另外我試驗快速打舵的機體反應,瞬間把升降舵打到底再回中,可以看到十字盤動作和機身間有明顯的緩衝作用,主旋翼平面動作如同我的搖桿動作一般快速犀利,但是機身卻晃一下才定住,我想這就是鬆動的橫軸帶來的好處,讓機身自然擺動來緩衝,於是機子操控起來自動趨於穩定。



真是大開眼界,顛覆了我以往的思考方式,不禁開始思考過去遵循的習慣道理,原來換個角度來看這世界會有如此不同的面貌。

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動力了,原廠內轉無刷雖然可飛,但只適合簡單航道飛行,對於我這種新手來說要飛 3D 顯然動力少了許多,以至於我飛起來容易摔機,看來這部分就要另外想辦法了。

於是把手上的機子比對一番,4G6 裝 2S 那台的配置已臻完美,唯獨 4G3 自從換上 HP08 後一直有動力不足以及吃電太兇的問題。正好拿他和 4G6S 交換動力,這樣兩台應該都能更上一層樓。



005 馬達移植到 4G3 後,因為不用負擔尾旋翼,動力比裝在 4G6S 更好,不過我拿舊的 4G3 原廠電變來驅動,效率不知有無不良影響。只知用新電池主槳能轉到 4200 轉,而舊電池只能 3700~3900 而已。

HP08 移到 4G6S 並配上原廠電變後動力增強很多,全螺距可以用力拉下去。因為太有力了,所以換上 20T 銅齒,讓轉速提高一些。
可惜 2601 模式沒辦法設定油門曲線,0螺距轉速只有 4000 轉,不然這動力感覺比原本提高很多,而且更省電,我的舊電池竟然能飛得比當初裝在 4G3 上多出一倍以上的時間。

這個週末間歇下著大雨,利用雨停的空檔試飛,鬆垮的橫軸雖然有助於一般停懸的穩定,但是倒飛停懸卻有反效果,因為重心在旋翼上方向下壓,鬆動的橫軸導至機身晃動無法停止,就看他一直轉圈圈的搖著。看來這招只適合正飛而已!



看來華科爾為了減少初學者的困擾而在出廠時故意把橫軸弄得非常鬆,其實這樣不用三軸陀螺儀就很穩了,像上面沒穿衣服這段影片,看得出我把三軸關閉了嗎?呵呵,沒說應該沒人知道吧!

我想三軸陀螺儀是給想把橫軸鎖緊的人用的,因為一旦把橫軸鎖緊,旋翼頭振動、機身振動、拉桿間隙等因素都會影響飛行穩定性,這時用三軸陀螺儀減少機械引發的問題,效果才明顯。

這就是我佩服華科爾的地方,他總是想出一些奇怪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只要善用他的方法,其實他還是有可取的一面。



順道一提,新的尾伺服完全沒有抖動,上面還貼有一個手寫標籤,或許出廠前有經過特別檢查吧!


回覆
  • 1樓
    疑~~~~
    最後一張照片,4G3的尾槳好像不太一樣喔!
    超誇張的大~~~
  • 張無忌 於 June 14, 2010 10:14 AM 回應 | 來源:122.127.221.67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嘻嘻,被你看到了!
    上次摔掉一片自己加大的葉片後才換的,因為原廠槳的效率實在太差,用這隻推力大一些。
  • 版主 於 June 14, 2010 11:22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2樓
    黃大哥,

    高手的名字應是Manuel Campos呢,這次你寫錯了.
    -_-"
  • 395six7 於 June 14, 2010 08:04 PM 回應 | 來源:116.48.167.71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3樓
    黃大哥~~~
    你又快有新機子可以試啦!
    我們家EP-255動工啦~~~~
    要加入陣容啦~~~
    ㄟㄟㄟ~~~~
  • 張無忌 於 June 14, 2010 08:07 PM 回應 | 來源:122.127.218.46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4樓
    黃大哥~~~~
    救命呀~~~~
    我不會組機子,第一次組TREX-250SE,雖然組很久,但也沒遇
    到什麼困難,懵懵懂懂也給他組好~~~
    但EP-255來的時候都完成度百分之九十,但我也組很久,頻頻
    出錯,好不容易組好,卻問題一堆~~~
    我的尾伺服居然會發燙,不知道為什麼~~~
    想請教SSD-101US他是寬頻還是窄頻伺服?
  • 張無忌 於 June 15, 2010 06:08 AM 回應 | 來源:122.127.216.245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101US應該只是數位寬頻而已(1520us中心點),別用到窄頻(760us)。

    下次買0組裝的零件自己組,這樣整台機子才會摸透透。
  • 版主 於 June 15, 2010 08:30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5樓
    那既然是寬頻,那我就沒設錯呀!
    但不知道為什麼尾伺服發燙,就百思不解啦?
  • 張無忌 於 June 15, 2010 10:18 AM 回應 | 來源:122.127.220.22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6樓
    原來
    GP750跟GP780行程量百分之50以下,他是不會記憶行程量~~~
    所以無奈只好裝在最內孔,這樣大於百分之50,這樣就可以設
    左右行程啦~~~
    不過SSD-101US還是有一點點溫溫的,比之前好很多,但不知
    道是正常的嗎?
    黃大哥你的SSD-101US飛行完,會有一點點溫溫的嗎?
  • 張無忌 於 June 16, 2010 12:04 AM 回應 | 來源:122.127.221.97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原來還有這種祕訣啊!
    我從沒摸過尾伺服,理論上沒卡到東西應該沒問題。
    只要拆下連桿,用手拉動尾翼舵角,很滑順的話就好了。
  • 版主 於 June 17, 2010 08:27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7樓
    黃大哥最近華科爾又出一款新機是無平衡易板的型號是
    V120D01 網站介紹
    http://shop.walkera.com/cn/product.jsp?
    id=10536#pro_part 感覺好像不錯耶
  • sson0457 於 June 20, 2010 04:40 PM 回應 | 來源:203.217.116.166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呵呵,這台看起來比較成熟,因為十字盤上的伺服機球頭向外移到很誇張的長度了,這是無平衡翼機的特色。

    不過這是固定螺距版本喔,而且是傳統90度十字盤控制!
    再等等應該有可變螺距的。
  • 版主 於 June 21, 2010 10:01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8樓
    請問黃大哥,您覺得 4G6 與 4G3 真正帶給控制者最大的差異是什
    麼呢?最近有人要讓一台4G3給我,因此前來請教!謝謝
  • fishman8 於 June 23, 2010 11:20 AM 回應 | 來源:220.141.156.94 | 刪除 | 設為隱藏
  • 4G3只能柔飛,容易有鎖尾問題,好處是機子輕、結構簡單、也比較耐摔。
    先決條件是尾馬達要改2.9g無刷或像我用大馬達推才行。
  • 版主 於 June 23, 2010 02:38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9樓
    如果尾馬達已經改2g,聽說那個尾電變好像只能用5A1S嗎?因為給
    我機子的人說5A1S好像壞了,馬達不會轉.. 想說要找一個尾電變
    換(可以用cb100尾電變嗎).... orz 謝謝指教
  • fishman8 於 June 23, 2010 03:35 PM 回應 | 來源:220.141.156.94 | 刪除 | 設為隱藏
  • 2g飛4G3不大夠力,若配6.2g主馬達會鎖不住。

    馬達步轉不一定是電變問題,通常斷線的機率很大。
    檢查馬達3條線、電變的電源和訊號線,如果能交叉比對的話比較容易找出問題點。

    照說CB100尾電變應該可用,但我沒接觸過,不曉得反應速度有沒有差異。
  • 版主 於 June 24, 2010 02:03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10樓
    黃大哥您好
    最近打算從cb100(改平衡翼系統)升級
    看黃大哥的網頁 4G6 與4G6S 您都飛過
    不曉得您會比較建議哪一架呢??
    有人說4G6S 不能調油門曲線
    想請教差別在哪裡呢

    另外 原廠馬達(電變) 或8.2g 加X7p變電
    飛起來差別在哪呢
    您覺得是否真的需要更換呢?

    謝謝
  • wasulala 於 July 1, 2010 09:01 PM 回應 | 來源:122.121.21.217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當然是4G6S對新手比較容易,可以幫你修飾一些機械問題。
    新手不用設定到吹毛求疵的程度,簡單點反而容易使用。4G6S有內定油門曲線(這裡指的是馬達轉速),算是標準的直升機油門曲線,雖然無法自由改變,但絕對夠用。
    況且馬達轉速只要能配合螺距就好了,轉速升不上去就降低螺距量也可以達到相似功效。

    1S不建議使用XP7A,因為消耗電流會超過他能負荷範圍,高負載時馬達會無力。
    原廠馬達會發高熱,而且扭力比8克外轉小,飛行限制較多,若能換上外轉馬達會飛得比較快樂。
    對我們新手來說,不換馬達很難做特技,尤其翻觔斗沒力的話,很容易摔機,不容易救回來。
    但是平常停懸或航道則沒有問題,只是馬達容易燙,連續飛有磁衰的疑慮而已。
    唯原廠電變配外轉馬達會有起動不順問題,有時轉不起來要用手幫忙起動,為了動力我個人是可以忍受一點點不便。
  • 版主 於 July 2, 2010 08:42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11樓
    感謝指導!!不過最近在網路上爬文,怎麼感覺要花很多時間
    調整4G6、4G6S,這讓我有些卻步。一開始我只以為要適應4
    動與6動的差別,還有重錘和平衡翼的差別而已。現在發現:
    怎麼一摔機就要花錢??這樣就不能紓壓啦!!
    不知黃大哥的經驗如何?您有無適合的建議呢?
  • wasulala 於 July 2, 2010 10:18 PM 回應 | 來源:122.121.23.95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12樓
    黃大哥您好
    向您請教一下,今天去新光碼頭飛場外飛,風有點大,我的
    4G6S也根據黃大哥網頁上的數據設定,可是發現一些問題:
    1.每飛2-4分鐘就會休息,直到馬達冷卻再飛,可是逆風時,
    好像會有升力不足的問題。後來飛行途中,高度只能升到離地
    約30公分而已,這情形是否是原廠馬達馬力不足,或磁衰的
    情形造成?
    2.因為升力不足,所以將PLT 調至-200~-280左右,油門推
    到底仍飛不高,但感覺轉速已下降很多,是否為同樣原因呢?
    3.更換08s-1s 馬達,應該配多少T的銅齒比較適合呢?
    又根據爬文,馬達線應該直接電焊在電變上會降低無法啟動的
    機率。馬達線有三條,我該如何區分哪一條接哪一洞呢?
    感謝
  • wasulala 於 August 3, 2010 01:04 PM 回應 | 來源:122.121.16.167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逆飛飛行會用去一些螺距量來抵抗風力,當然升力就減少了。

    當爬升無力時,再加大螺距只會增加馬達負擔,應該讓轉速提高才不會傷馬達。

    馬達接頭直焊是為了減少接點阻抗,根據經驗,原廠的馬達插頭使用過一小段時間或是電流太大就會發熱。
    三條馬達線都是先接再試,當馬達轉向不對時只要對調任兩條就好了。

    小機子飛行無力常常和馬達齒輪間隙有關,務必讓主齒盤的每一位置和馬達銅齒都有間隙才行(但也不能滑齒),不然稍微卡卡的在高轉速下消耗掉的能量會很大。
    通常摔過機後的主齒輪雖然不會崩齒但會磨損,磨掉的塑膠容易塞在齒輪縫隙中,這時阻力大且齒輪真圓度欠佳,很難調出沒有阻力又不會滑齒的間隙。

    我的經驗是齒輪間隙太小會讓馬達啟動不順,8克外轉配原廠電變只要齒輪間隙夠,稍微抖一下就能順利啟動了。

    我的HP08配了原廠電變+20T銅齒,轉速很高、升力很足。
    但只要齒輪間隙稍微緊一點就容易無力、飛不久、轉速忽快忽慢。
  • 版主 於 August 4, 2010 09:39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13樓
    那假如欲更換2S系統,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2S依您的經驗,是否更噴更順??
  • wasulala 於 August 4, 2010 04:40 PM 回應 | 來源:122.121.16.167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當然更噴更狂野!
    但是噴=難控制,對機件要求更高,摔機損壞更多....

    其實若轉速不要刻意拉高,2S就只有扭力變強而已,照說不應更難飛才對。
    但是哪有人不摔機,摔過以後問題會越來越多,特別是振動問題。
    只要沒振動,2S會比1S好飛,因為不用考慮動力衰減問題,救機時只要用力打滿舵就好了!

    對了,因應扭力變大,尾旋翼容易鎖不住,因此要把尾行程調到極限,若還鎖不住則要加大槳頁面積。
  • 版主 於 August 4, 2010 04:53 P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14樓
    感謝黃大哥!!!
    今天要去升級1S馬達
    等3D翻的不過癮時
    再去進一架空機換2S
  • wasulala 於 August 5, 2010 07:14 AM 回應 | 來源:122.121.25.24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回覆
  • 15樓
    感謝黃大哥
    目前換了08s-1s 馬達+20T 直接電焊電變上也全面換了jst
    插頭
    啟動非常順利
    轉數比原廠高很多
    看樣子同樣的螺距應該飛的起來了
    只不過還是想正確抓一下螺距的角度
    不知道黃大哥可否教學一下
    螺距尺規的用法??
  • wasulala 於 August 6, 2010 07:32 AM 回應 | 來源:122.121.25.24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其實很簡單啦,就是把平衡桿放水平,看看主槳傾斜的角度而已,螺距規只要也水平放置,邊緣和平衡桿切齊就可看出角度了。

    其實原廠馬達也勘用,改善線路沒有損耗之後,馬達就能發揮效能,飛絕對沒問題,但電流加大的後果就是馬達發高熱,這是原廠馬達最大缺點。
  • 版主 於 August 6, 2010 08:16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 16樓
    請教黃大哥
    4G6s 1S可搭配原廠10A電變(應該是10A沒錯吧!!)+3.7V電

    2S 要搭配7A +7.4V 電池
    那假如11.1V電源要搭配哪一等級電變呢?
    最近我在研究用2801接收搭配遙控飛機
    店家說要用30A即可,有飛友說用高一點50A比較保險,日後
    拆下來才有升級空間。
    其關係是如何呢? 3.7V 7.4V 11.1V 電池是否是透過電變
    將電壓降低在輸入到RX2801 用的4.8V or 5V?
    那不知道2433 2609 2610S 接收器是吃多少伏特的電呢?
    網路爬文多時卻找不到適當答案,望黃大哥指點,亦或有連結
    可提供。
    感恩!!
    另不知是否因為1S+20T 銅齒安裝不當,以消耗多個主齒盤。
  • wasulala 於 August 17, 2010 05:40 PM 回應 | 來源:122.121.17.63 | email | 刪除 | 設為隱藏
  • 是的,一般接收都由BEC供應5V電源給整個系統使用,電流小的時後用電變內建的BEC就夠了。

    華科爾雖然使用3.7V,但也都能容忍到5V電壓。

    消耗的方式如何,沒有摔機就磨損嗎?那就是齒輪間隙太小,一定要讓主齒在任何位置馬達銅齒都還能微量左右自由移動,這樣才能確保沒有磨擦。
    齒輪間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動力大的時後,金屬齒輪間隙不夠硬轉下去會馬上噴鐵屑出來,這是我的經驗。
  • 版主 於 August 18, 2010 08:58 AM 回覆 | 刪除 | 修改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