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8

2014 天馬行空

前陣子在Youtube陸續放出GY280RX加持的飛行影片,有人形容這讓V120脫胎換骨變成一台新機、或是宛如450大機一樣穩定的評論!其實我的感覺倒是沒那麼強烈,只是操控變準了、動作變正常了,因此可以持續做著臨界動作、可以在飛行中途恣意混入自旋動作,看起來好像變得很厲害,其實我的操控水準並沒提高多少,只是敢放膽去做這些動作罷了!

由於我的影片只用1S電池卻又飛得虎虎生風,看多了不免讓人覺得1S動力很充足的錯覺,Youtube上面的提問一直繞著動力打轉,相信有許多人也因此追隨我的經驗選擇1S電池作為G-Bar升級平台。想到這裡不免擔心,畢竟1S要做到影片裡面的動力性能並不容易,到時候只有陀螺脫胎換骨,動力出不來想必會減損許多爽飛快感。

最近因緣際會又把兩台機子的動力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境界,這裡再一次把他們重生的條件整理起來,雖然只有三個重點,但能否徹底執行就要看個人功夫了:

  1. 傳動系統極致排除摩擦阻力
  2. 機身極致輕量化
  3. 電力接點阻抗極小化

磨擦力在 RC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傳動阻力極小化) 已臻完美,然而我只教原則沒點出重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細微差異,最近更換傘齒的時候發現問題還蠻嚴重的,沒動刀修改零件尺寸就無法達到低摩擦的境界。

這是我的離合器尾齒輪圖,沒裝離合器的人首先要注意透明塑膠柱的長度,過去原裝零件太長會把左右階梯軸承向外繃緊而造成極大摩擦力,磨太短又會讓軸承鬆脫(不過這個只要用瞬間膠把軸承黏在尾座上就可解決),現在新版的或許已經改善但仍須自己仔細檢查。

最大的問題在傘齒B和C的咬合上。

(我的齒輪名稱如圖上標示為B和C,在130X上的名稱是C和D,華科爾官方爆炸圖是寫尾椎齒A和B,在自己部落格裡我就是老大,還是用我習慣的名稱)

照片裡綠色箭頭指到的咬合面,新品裝上都會緊咬不放沒有多少滑順感,由於C齒和軸承間的間隔突出很小,只能打磨一點讓他向右邊移動約0.1mm,剩下的就靠B齒打磨根部把他向前推來增加咬合間隙。B齒新品的厚度約2.94mm,印象中打磨到2.65mm才有足夠間隙,咬合滑順幾無阻力!

由於每台機子的狀況不一,所以我都是一次磨一點拆裝多次慢慢抓到剛好的厚度,雖然辛苦而且每次換新齒輪都要做一次,但成果豐碩絕對值回票價。

至於輕量化就不多說了,參考 V120D02S - 登峰造極 (極致減重&離合器)

目前還沒拆掉G-Bar外殼,含電池總重97克,比改裝前重了4克左右,但是光這樣的性能已經嚇嚇叫了。

最後是電力接點阻抗的問題,過去已知JST接頭耐電流趨近臨界點,使用久了一定要用接點清潔劑清洗以免產生阻抗,除了會發熱外也會阻止電流通過。

上回綠色奇機在"無力の悶絕"文章中測試原廠新600mah/20C電池時,得到的數據是:

5160rmp/6.3A(零螺距)、3600rpm/10A(全螺距)

硬是比750/35C電池少了3%的動力。後來摔到電源線兩頭都斷,結果換上一組新線後動力明顯回春,再一次量測得到:

5310rmp/5.7A(零螺距)、3660rpm/10.5A(全螺距)

幾乎和同時測量的750mah電池有相同的結果,性能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看來摔了兩年的馬達和電變完全沒有任何衰退現象,問題通常出現在接點和線材而已,至於新的原廠電池在電線接頭沒問題時確實可以輸出20C的電流!

現在我明白線路阻抗也是性能的隱形殺手,上網查了一下電線耐電流量,呼呼,看到數據會嚇一跳:

http://www.tskdenko.com.tw/appendix/technicaldata.pdf

看看安全電流表,22AWG矽膠線安全耐電流為13A,由於一般矽膠線是用31股絞線捆紮起來的,還要再乘以0.5的芯線校正比例,安全電流值只剩下6.5A,遠低於我們使用的10~12A!

當然這裡的"安全"是指絕緣皮不被融化短路的狀態,直升機只有短暫使用而且也沒有明顯升溫,即使不乘以校正比例也接近超標,因此1S電池使用22AWG實在很ㄍㄧㄥ,看看750mah電池配備20AWG可以想像22AWG的不足,而原廠新電池甚至更誠意的配上18AWG的粗線,那麼電變上的母插座只裝22AWG的矽膠線夠用嗎?而使用一段時間後除了接點要清洗外,線頭沒有包覆矽膠經常折曲的地方也可能會斷幾根銅芯,那時就該換新線了!

就這樣,把主旋翼轉速拉高超過5000轉,快速靈活的十字盤反應和充足的爬升力道取得平衡,深深迷上這種可動可靜又兼具耐摔的特性,其他大機的性能再強也取代不了這種輕鬆快意!

V120爽飛耐摔的主要關鍵是我安裝了離合器,這些玩家改裝品只在國外銷售,許多國人想裝卻找不到來源,自己做又被細緻的工法嚇跑,而露天只賣簡易膠圈式離合器,咬合力量很小只適合輕柔飛行。

上回我已改用簡易固定塊,省去自己攻牙的難關,整個離合器只剩那個摩擦塊比較難做而已。這次我拿莫高飛天的矽膠離合器來當摩擦塊,原本一組有兩條矽膠管,每條再切一半拿來當我的摩擦塊就可以用4次,雖然軟了很多,但這裡用迫緊的方式夾緊C齒輪,感覺比純矽膠離合器的摩擦力大了一倍左右。

雖然這個透明軟矽膠的摩擦力只有先前PCV塑膠的一半而已,但是拿來飛3D似已足夠,也不會像PVC太硬會磨損C傘齒,反而讓C傘齒變成消耗品。

剛好daviditmanen大大找到3x1mm矽膠管的來源,立馬花了20元買一米的長度來試用(但是運費花了60元),其硬度比莫高的更硬一些,就是一般矽膠油管的那種材質感,一米可以切出25~30個摩擦塊,就算是消耗品也不痛不癢。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205189815394

現在自製離合器應該沒有門檻了,希望大家都能享受摔機後撿起直上的快感蛤!

農曆年前把這些重點搞定,適逢多年不見的溫暖無風春節假期,帶著兩隻G-Bar爽快地飛了幾天,還是無風的時候好飛!

G-Bar和RX2622最大的不同除了鎖尾外就是優雅自然的航線軌跡,其他性能並沒有因此提升,重點是動力系統運轉要有效率,性能才能發揮!

至於效率的提升和精密度或準確度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簡單來說,間隙大、斷腳、甚至破槳都不會讓你飛不好,問題只在如何調整而已。

影片裏面飛得好好的綠色奇機就是典型的垃圾機,跛腳掃齒不說,每顆伺服機都摔到外殼斷裂只好用膠帶包紮;十字盤鬆垮球頭磨損甚至曾經全油門就把螺距拉桿甩脫;十字盤定向器只剩一邊;實際量測主槳正負反轉的間隙有9度、尾槳更是達到誇張的20度間隙。這麼鬆散的零件想必一般人看到早就丟到垃圾桶了,然而在我手裡她還是可以飛得很漂亮,努力燃燒剩餘價值,發出燦爛的火光!

年節期間在南寮享受難得的幽靜晨光,V120D02G跑航道很自在優美,只是我改不掉過度隨性的習慣,愜意過頭總會摔個幾下,正好展示原廠特殊的伺服機防掃齒設計,摔機時後面兩顆伺服機會自動脫落,某種程度上保護了伺服機齒輪防止掃齒,這就是我的十字盤伺服機可以摔兩年超過數百次還能活著的原因。

不過風大的時後飛起來就會影響穩定性,高度會被風吹得忽上忽下的飄盪,還好一般飛行時沒有華牌特有的抬頭現象,只有在全螺距快速前進一段時間,似乎超過陀螺儀的修正範圍之後,機子會瞬間快速爬升!我在兩台02G上測試都得到相同結果,如影片裡面3'50的時候就很明顯的自動拉高機頭後變成成水平爬升。

這現象在沒風的時候不易發生,只在逆著陣風又高速前進的時候發生過,雖然這和華記抬頭現象是相同的一件事,但G-Bar出現時機很晚很少,只要不要用全螺距高速逆風,表現就無可挑剔!

這段時間慢慢開發新陀螺帶來的好處,除了飛行性能之外,豐富的參數可以調教得更細微、更彈性的適應各機的特性,這種便利正慢慢改變我的飛行習慣。

像是過去測量螺距很是麻煩,自從有了智慧手機+藍牙+Vstabi後,邊設定邊用手機量角度那才是方便哪!只有笨蛋手機的人別猶豫了,中華大省方案通話+1.5G流量每月只要333,加3999就有雙核心HTC智慧手機(記得挑有羅盤的型號喔)!

自從V-Bar出現後,過去夢想或期盼的功能都成真了,感覺小電直在馬年即將踏入新的世代,甚至天馬行空的想法都不再遙不可及,在這裡祝福大家都能馬上開竅、馬到成功!



喔忘了說,我已經開竅了!

4 則留言:

  1. 不行,我要守住人生的最後一塊淨土,現在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才是稀有動物。人人都拿智慧手機,就更能凸顯笨蛋手機的潮感了~

    回覆刪除
  2. 失聯二十幾年、分散世界各地的大學同學,現在靠line已找回一半的同學。群組通訊很方便,彷彿又回到學校時的熱鬧,下周要開同學會了!

    回覆刪除
  3. EJ 大,請問那個離合器固定塊是如何製造?是否用全屬傘齒改裝?我用開的簡易離合器開始無力,要加固定塊增加磨擦力。

    回覆刪除
  4. http://blog.xuite.net/ej189/blog/138440650
    沒錯,上面連結是用塑膠傘齒做的,後來發現用金屬齒就永不損壞了!
    倒是130X尾軸不好用,他的切溝太長了,導致Pitch活動量太小。

    回覆刪除